精準搜尋
糞便 相關疾病資料
水生動物 展開

生物分科 展開

臨床症狀 展開

病灶分佈 展開

病灶大小 展開

病灶特徵 展開

病灶顏色 展開

病灶形狀 展開

病灶結構 展開

病灶程度 展開

病灶時程 展開

病因分類 展開

水質 展開

季節 展開

病理變化 展開

環境 展開

餵飼 展開

生理狀態 展開
現在位置:
首頁
>
病灶部位
>
糞便
共有:21 筆資料
序號瀏覽人數疾病名稱
1 6286
馬爾太蟲病
病原型別:原蟲(protozoa) 病原環境:海水(seawater) 學名:Marteilia refringens 病名(及俗名):馬爾太蟲病(Marteiliosis)、Aber病(Aber disease),由另一馬爾太蟲稱為雪梨馬爾太蟲(Marteilia sydneyi)引發商品化囊形牡蠣(Saccostrea glomerata)所產生的疾病稱為QX病(QX disease);另外尚有M. lenghei感染牡礪(Crassostrea cucullata),M. christenseni感染(Scrobicularia piperata P)(R)等蟲體侵害養殖雙枚貝觳類之報導。 最早發現者:Grize et al.(1974)(R) OIE現況:表列(Listed) 病原摘要: 主要感染歐洲牡蠣(European flat oyster, Ostrea edulis),引起牡蠣致死之原蟲,在感染宿主腸道及鰓上皮細胞形成(直徑5至8μm)之初級細胞或幹細胞(primary cell或stem cell),然後在宿主上皮細胞質之空泡內由初級單核細胞(primary uninucleate cell)分裂成二級單核子細胞(Secondary uninucleate darghter cell)經過一系列的增裂分裂形成直徑3.5至4.5μm,具感染性之孢子。(R) 人畜共通:No ...more
2 15667
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症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病毒 病原環境:淡水海水均會發生,好發低水溫期(15℃以下)。 學名:Viral Haemorrhagic Septicaemia virus, Novirhabdovi 病名(及俗名): 最早發現者:LeBerre et al. 1977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又稱為艾特韋病毒Egtved virus,為單股RNA病毒,具有封套,大小為70×180nm,病毒外觀呈子彈型,於4℃下存活穩定,超過20℃病毒會受到破壞。 人畜共通:No ...more
3 9876
魚類球蟲症
病原型別:原虫(Protozoa) 病原環境:海水、半淡水鹼水及淡水(marine, brackish & fresh water) 學名:有多種球虫種類,目前文獻記載計有Cryptosporidium spp., Isospora spp., Octosporella spp., Calyptospora spp., Goussia spp., Crystallospora spp., Epieimeria spp., Eimeria spp., 計8種虫體,其中以艾美球虫(Eimeria spp.)感染種類最多,依Duszynski et al., 2000報告,超過1300種艾美球虫,被感染約有500種變溫動物(包括魚類、爬虫類及兩棲類)。 病名(及俗名):魚類球虫症(Coccidiosis of fish、piscine coccidiosis) 最早發現者:Eimeria Schneider,(1875);Goussia Labbe,(1896);Octosporella Ray & Raghavachari,(1942);Calyptospora Overstreet et al.,(1984);Epieimeria Dykova & Lom,(1981);Isospora, Schneider,(1881);Crystallospora Labbe,(1899);Cryptosporidium Tyzzen,(1907)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more
4 16131
縧蟲感染症
病原:縧蟲(Cestoda) 病原環境:海水、半淡鹼水及海水(marine、brackish & freshwater) 學名:例︰ (1)廣節裂頭縧蟲(Diphyllobothrium latum) (2)腸舌狀縧蟲(Ligula intestinalis) (3)鱊頭槽縧蟲(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 (4)九江頭槽縧蟲(B. gowkongensis),同義於(3)之命名 (5)其他縧蟲(Other cestodes) 病名(及俗名):(1)鱊頭槽縧蟲稱為亞洲魚縧蟲(Asian fish tapeworm)或錦鯉縧蟲(Koi tapeworm) (2)腸舌狀縧蟲稱為舌狀縧蟲病(Ligulosis) 最早發現者:例︰ (1)腸舌狀縧蟲 ( L. intestinalis );Linnaeus 1758, Gmelin, 1790. (2)鱊頭槽縧蟲 ( B. acheilog nathi ), Yamaguti, 1934. (3)廣節裂頭縧蟲 ( D. latum ), Linnaeus, 1758.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more
5 32511
複殖類感染症
病原型別:吸蟲綱複殖吸蟲(digenean) 病原環境:海水、半淡鹼水及淡水(marine、brackish & freshwater) 學名:複殖吸虫種類繁多,約有140餘科1,400多屬,萬種以上,佔吸蟲綱的大部份。本章元只能擇其重要性,並造成人畜共通的病原,作為介紹。 ...more
6 7489
泄殖腔脫垂
主要是由於刺激性的原因造成器官及肌肉過度用力,像是腸炎、膀胱結石便秘而發生;神經功能不足;陰莖或半陰莖會因感染、以探針判別性別時、以及在交配時強行分開而脫出;雌性輸卵管會因卵滯症及造成裡急後重的原因而脫出;膀胱會因為膀胱炎或結石而脫出;結腸主要是因為裡急後重的用力、便祕、細菌性及寄生蟲性的腸炎而造成。 ...more
7 9640
隱孢子蟲症
病因: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spp)感染,確認可感染的爬蟲的為Cryptosporidium.serpentis 症狀:食慾精神低下及厭食,蛇類在進食後持續或週期性的發生嘔吐或反逆症狀,可能嘔出未消化的食物。 ...more
8 7418
包涵體病
病因: family Retroviridae。 症狀: IBD沒有特殊的臨床症狀,任何蚺科蛇類出現急性神經症狀或 是慢性漸進性的衰弱就可懷疑是IBD的感染,特別在蟒科...more
9 4161
蛇副黏液病毒
病因:Ophidian paramyxovirus (OPMV) family paramyxoviridae. 症狀:副黏液病毒感染沒有病源特有的臨床症狀,此疾病主要影響呼吸系統,但出現的症狀變化相當大,因此在臨床上診斷相當困難。 ...more
10 11837
陰莖脫垂
病因: 外傷(如同籠動物的咬傷)、交配時的拉扯、感染、發炎、營養失衡、異物及結石等。 症狀: 病患呈現衰弱,精神、食慾不佳及偶有便秘症狀,陰莖有水腫、感染、甚至壞死的情形。 ...more
11 6162
五角口蟲(舌形蟲)感染症
病因:Pentastomids. 症狀:通常會有呼吸道症狀,嚴重的話會引起化性肺炎,造成死亡。 物種:主要是以有鱗目及鱷目為主要感染對象,尤其是在蛇類。 其他:人畜共通 目前在世界各地已經發現大約70種的五角口蟲,他們的外型介在蠕蟲和昆蟲之間,通常是以成蟲的型態被發現,成蟲的長度從0.5公分到20公分都有,主要是以感染爬蟲類的肺臟為主,宿主包含烏龜、蛇、綠鬣蜥、鱷魚。 ...more
12 7840
沙門氏菌症
病因: S. enterica與S. bongori的許多亞種型都可以在兩爬類分離到, 近年來S. enterica 的亞種被定義, 其中S. arizonae及S. diarizonae亞種型各分別有94及321種血清型與兩爬類最為相關。 症狀: 沙門氏菌在許多爬蟲類屬於常在菌,從沒有臨床症狀到突然死亡都可能,包括輸卵管炎、皮膚炎、骨隨炎、敗血症、肉芽腫病變等。沙門氏菌在兩爬類造成的腸道疾病並不明確,但沙門氏菌似乎不能侵入健康個體的腸道障壁。在蜥蜴及蛇的沙門氏菌感染性皮膚炎可見滲出液、痂皮及水泡等臨床症狀。在烏龜的臨床症狀可能包括消瘦,腹甲的麟甲增生剝落,甲殼退色等。 ...more
13 4641
嘔吐和逆流
病因:引起消化道不適的任何原因都有可能引起。 ...more
14 2511
鱷魚的西尼羅河病毒感染
病因:西尼羅河病毒感染。 症狀:繞圈游泳,歪頭,肌肉震顫,耗弱,厭食。 ...more
15 7333
蛇的呼吸道疾病
鼻分泌物/鼻炎、張口呼吸、式或不正常的呼吸音、聲門周圍或近端氣管內的分泌物。務必與食道分泌物(炎/腸炎)或口炎的分泌物區分清楚,有時可能同時發生。蛇會分泌且高黏性的黏液,在其飼育的空間中可發現一團團的黏液塊。蛇不大會咳嗽且氣管相當長,因此當有黏液卡住時是相當嚴重的,可能需要氣管灌洗。另外也會有鼻孔阻塞及突然死亡情形。 ...more
16 4776
蛇的神經系統疾病
病毒包涵體病(Inclusion body disease(IBD),C型反轉錄病毒(C-type retrovirus)所造成) 里奧病毒(Reovirus) 副黏液病毒(Paramyxovirus) Lentivirus ...more
17 8367
蜥蜴的呼吸系統疾病
病因: 病毒性  蛇副黏液病毒(Ophidian paramyxovirus, OPMV) 細菌性  分枝桿菌(mycobacteria)  細菌性肺炎(尤其在水龍常見) 黴菌性  黴菌性肺炎  黴菌性胸膜炎 ...more
18 17084
蜥蜴的胃腸道疾病
病因: 病毒性  里奧病毒(Reovirus)  腺病毒(Adenovirus),在肥尾守宮">守宮有報告 細菌性  沙門氏桿菌  大腸桿菌  其他菌種 黴菌性  黴菌性腸炎(尤其在變色龍常見)  酵母菌(yeast)感染,有些病例可能和長期投與抗生素有關 ...more
19 4851
蜥蜴的體腔水腫/腫大
病因: 感染: 感染可能會造成器官的病變,進而造成體腔水腫腫大 腫瘤性  肝臟腫瘤腫瘤 其他非感染性因素  肥胖(體腔內脂肪墊增)  腸道擴張,如繼發於異物性阻塞、消化道套疊以及低血鈣等(造成腸道遲緩)  膀胱脹大(如膀胱結石、膀胱遲緩或是中樞神經異常等)  肝臟腫大腹水肝臟疾病  低蛋白血症  心血管">血管疾病  敗血症  腫大 ...more
20 4179
甲魚沙門氏桿菌
沙門氏菌是自由放養和圈養爬蟲類正常腸道菌叢的一個成份 (Hinshaw and McNeil, 1947; Jackson and]ackson, 1971; Kaura and Singh, 1968; McInnes, 1971; MacNeil and Dorward, 1986; Onderka and Finlayson, 1985) 。 ...mor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