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l 與水生動物疾病召集人陳媺玫副教授聯絡
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
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症
疾病代碼: DIS00167
建立日期: 2009/02/27
更新日期: 2009/05/08
作 者: 盧彥伶、李建霖
中文病名: 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症
英文病名: Viral haemorrhagic septicaemia;VHS
疾病描述: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病毒
病原環境:淡水海水均會發生,好發低水溫期(15℃以下)。
學名:Viral Haemorrhagic Septicaemia virus, Novirhabdovi
病名(及俗名):
最早發現者:LeBerre et al. 1977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又稱為艾特韋病毒Egtved virus,為單股RNA病毒,具有封套,大小為70×180nm,病毒外觀呈子彈型,於4℃下存活穩定,超過20℃病毒會受到破壞。
人畜共通:No
病原分類
2.病原分類
Rhabdoviridae科, Novirhabdovi
別名:
命名沿革:
本病1980年代中期曾影響歐洲大陸水產養殖界的虹鳟及幾種淡水魚。目前至少有45種淡海水魚類被發現對VHSV呈陽性反應。
疾病特性
 感染組織及器官:
病毒侵襲病魚的各種組織,其中以腎臟脾臟中含病毒量最高。可經由病魚 糞便、尿液及液排出體外,經感染恢復之種魚成為保毒者。
 疾病型態及流行病學:
本病最早流行於丹麥、德國,疫情遍及歐洲大陸、北美洲的美國華盛頓一帶海域、加拿大、阿拉斯加與日本等。可感染多種淡水海水魚類,主要侵襲鮭、鳟魚類,常發生於虹鳟、棕鳟、大嘴鱸魚、日本比目魚、比目魚等。一般發生在水溫4~14℃之間,最常發生於春天或水溫上升時。所有年齡魚隻都會感染本病,但幼齡魚隻對本病的感受性較高。若配合環境誘因(如水溫),死亡率可高達100%。潛伏期7-15天,有時可達25天以上。
 臨床症狀及病理學:
主要分為急性型、慢性型和神經型。
感染魚隻發病迅速,死亡率很高。急性期呈現食慾減退、昏睡、體表變黑眼球突出、貧血、鰓部蒼白、腹水鰭基部、鰓部、眼球、皮膚等出血及死亡快速提昇等。慢性感染則無明顯的外觀症狀。若感染神經,則魚隻呈現神經症狀,如迴旋游泳、翻白肚及其他不正常游姿等症狀。
肉眼病變包括貧血、鰓部蒼白、腹水,鰭基部、鰓部、眼球、皮膚等出血灶,主要感染臟器為腎臟肝臟,於急性期感染發病魚隻會有嚴重的腎臟壞死灶;肝臟呈現白色斑塊,皮膚肌肉組織及體內臟器呈現出血點或出血斑
組織病理變化主要是腎臟、肝臟及脾臟細胞,呈現區域性變性及壞死灶,細胞質空泡變性,細胞核濃縮破裂,壞死區有淋巴細胞浸潤。橫紋之肌束間的出血病灶。
致病機序:
當魚隻感染VHSV時,病毒會在魚體各臟器之表皮細胞增殖,尤其是在肝、脾、腎臟、心臟消化道,導致魚隻滲透壓平衡受損,造成魚隻腹水、出血及貧血等。
診斷方法: 一級初步診斷:根據流行狀況、症狀及病理變化進行初步診斷。
二級初步診斷:與IHN、IPN、ISA做類症鑑別。
IHNV、ISA及VHSV均會感染毛細血管的內皮細胞,造血組織細胞及腎臟細胞,破壞魚隻滲透壓平衡,臨床上亦會有水腫及出血病灶,只是病程有差異。至於IPNV增殖後造成魚隻脾臟壞死、代謝障礙。而ISAV及VHSV都會造成感染魚隻貧血及肝、腎臟壞死灶。
一級確定診斷:用RTG-2細胞株分離病毒,觀察CPE。
二級確定診斷:直接螢光抗體法、間接螢光抗體法或抗血清中和試驗、RT-PCR。
治療方法: 無有效藥物可供治療。
預防控制方法: 要防治VHS需要計劃性的監測與嚴格執行檢疫制度,除採取消毀感染或帶病毒魚隻外,還要徹底消毒養殖池的一切設施,及放養經篩選過的魚苗,養殖期間嚴禁一切可能傳入VHSV的因子。另外要避免飼養密度過高、確保好的水質環境和減少緊迫,儘可能將病毒移除並進行徹底消毒。
相關圖片:
參考文獻: 1.黃琪琰。水產動物疾病學。水產出版社。1995。
2.傑洛.巴斯利爾。觀賞魚疾病圖鑑。2003。
3.劉振軒、潘銘正、龐飛、徐榮彬、黃旭田、蔡睦宗、林滄龍、張世忠、卓宜興、何勝裕、陳裕文等。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及甲乙丙類通報動物傳染病第二冊。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2008。
4.Estepa A, Coll JM, Temperature and pH requirements for viral haemorrhagic septicemia virus induced cell fusion, Dis Aquat Org 28:185~189, 1997.
參考連結: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