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951
|
淋巴囊腫病
病原型別: 病毒
病原環境: 淡水、半淡鹹水及 海水魚皆有感染紀錄(fresh-water, brackish and sea- water)。
學名:
病名:淋巴囊腫病
最早發現者:Lowe 1874
病原摘要: 病毒顆粒為正20 面體大小於130-380nm 之間。 病毒顆粒於外膜具有明顯之fuzzy filaments之結構。
人畜共通:不會
...more
|
2
|
6696
|
碘泡蟲症
病原型別: 寄生蟲
病原環境: 淡水
學名: Myxobolus koi
病名(及俗名):碘泡蟲症
最早發現者: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為魚之 寄生蟲,屬於粘液胞子蟲(myxosporea),其中之 Myxobolus 中所知之品種最少已有超過 500種以上可感染魚隻(Lom& Dykova 1992) 蟲體
人畜共通:No
...more
|
3
|
8156
|
鮭弧菌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 細菌
病原環境: 海水
學名: Vibrio salmonicida
病名(及俗名):冷水弧菌病(coldwater vibriosis)或Hitra disease
最早發現者:Egidius et al.1981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革蘭氏陰性彎曲短桿菌,大小1.2~2.6×0.5μm,具運動性、極鞭毛、不形成孢子、兼性厭氧,oxidase及catalase反應陽性,但不具產生citrate、H 2S、urease、indole、arginine dihydrolase、gelatin、lysine decarboxylase、ornithine decarboxylase、β-galactosidase和voges-proskauer的能力。本菌具嗜鹽性及嗜冷性,在含0~4%(w/v)氯化鈉的條件下可生長,而於含7%(w/v)氯化鈉的條件下無法生長,另可在低於1℃的溫度下生長,最適合的生長溫度為15℃左右,而無法在37℃生長。對vibriostatic agent O/129敏感,但對 novobiocin 不敏感,可在海水中存活超過14個月[3,6]。
人畜共通:否
...more
|
4
|
10847
|
鰻弧菌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 細菌
病原環境: 半鹹水, 海水、沈積物、海洋動物體表。
學名: Vibrio anguillarum
病名(及俗名):鰻魚紅斑病
最早發現者:Hofer. (1904)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弧菌屬革蘭氏陰性彎曲短桿菌,可運動、具極鞭毛、不形成孢子、兼性厭氧、為 oxidase 反應陽性、嗜鹽性,適合於30℃,1.5% NaCl 的環境中生長[5]。
人畜共通:是
...more
|
5
|
28038
|
腸炎弧菌
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 細菌
病原環境: 半鹹水, 海水、沈積物、海洋動物體表。
學名: Vibrio paraheamolyticus
病名(及俗名):腸炎弧菌
最早發現者:Sakazaki(1963)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弧菌屬革蘭氏陰性彎曲短桿菌,可運動、具極鞭毛、不形成孢子、在端鞭毛無法作用下會於體側產生許多無鞘之側鞭毛,兼性厭氧、為 oxidase 反應陽性、嗜鹽性,環境中 NaCl 之含量低於 0.5 % 或高於 10% 均不能生長,對酸敏感但有耐鹼性,因此可在alkaline peptone water中培養,最適合之鹽濃度為 2-3 %,最適生長溫度為 37℃[5]。
人畜共通:是
...more
|
6
|
17199
|
發光桿菌病
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 細菌
病原環境: 海水
學名: 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 Piscicida
病名(及俗名): Photobacteriosis
最早發現者:Gauthier et al., (1995)
OIE狀況:非表列(Not Listed)
...more
|
7
|
31891
|
複殖類感染症
病原型別:吸蟲綱複殖吸蟲(digenean)
病原環境: 海水、半淡鹼水及 淡水(marine、brackish & freshwater)
學名:複殖吸虫種類繁多,約有140餘科1,400多屬,萬種以上,佔吸蟲綱的大部份。本章元只能擇其重要性,並造成人畜共通的病原,作為介紹。
...more
|
8
|
14243
|
痛風
病因:因疾病或 其他原因引起尿酸的代謝 異常, 血液中的尿酸濃度提升,形成高尿酸血症。尿酸鹽進一步在身體各部位臟器沉積,形成 痛風石。 痛風可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兩種。
...more
|
9
|
5862
|
五角口蟲(舌形蟲)感染症
病因: Pentastomids.
症狀:通常會有呼吸道症狀,嚴重的話會引起化 膿性肺炎,造成死亡。
物種:主要是以有鱗目及鱷目為主要感染對象,尤其是在蛇類。
其他:人畜共通
目前在世界各地已經發現大約70種的五角口蟲,他們的外型介在蠕蟲和昆蟲之間,通常是以成蟲的型態被發現,成蟲的長度從0.5公分到20公分都有,主要是以感染 爬蟲類的肺臟為主,宿主包含烏龜、蛇、綠鬣蜥、鱷魚。
...more
|
10
|
16279
|
維生素A缺乏症以及維生素A過多症
維生素A缺乏症:
病因:
飲食中缺少維生素A。
症狀:
在龜類最主要的就是眼瞼 水腫,伴隨有黃 白色細胞殘餘物在眼瞼底下,可能一眼或是兩眼。
其他可能會出現厭食、昏睡、體重下降和鼻或眼有分泌物。
箱龜會有耳朵、呼吸道的感染以及卵滯留。年幼海龜眼瞼會過度角化。腹股溝和腋窩 水腫顯示出伴隨有 腎衰竭及預後不佳。
...more
|
11
|
13686
|
鯉痘
鯉痘是一種良性的表皮 增生的疾病。可能是最早被發現的魚的 病毒性疾病,大約在四百年前即被發現。其最典型的症狀即為體表表皮的良性 增生,而形成 白色或乳 白色或灰 白色略為光亮且堅硬的,體表凸出的乳凸瘤(papilloma)。乳頭瘤是從 皮膚表皮的 上皮細胞 增生而來,不會轉移也沒有侵入性,但是在嚴重乳頭瘤 增生的魚也會看到 生長遲緩及 消瘦的現象。組織切片下可以看到表皮(epidermis) 的 增生,形成皺褶狀。也可見到核內包含體,被感染的核中央的染色質 (chromatin) 消失,遷移至核邊緣,形成空泡樣的核病變 (Calle et al., 1999)。
...more
|
12
|
7759
|
蜥蜴心臟血管和血液相關疾病
病蜥蜴可見嗜睡、精神和活動力低下、食慾不振、水腫(好發咽部水腫)、黏膜蒼白、眼球突出症、肝臟腫大等症狀。有接觸或誤食螢火蟲病史之蜥蜴可能出現張口、點頭、體色黯沉、呼吸困難和死亡之症狀。患有嚴重心臟病如心內膜炎之病患在聽診時可聽見心雜音,但大部分病患心音無明顯異常。敗血性血栓症會造成肢端末梢壞死病變。
...more
|
13
|
5794
|
蜥蜴的眼科疾病
病因:
細菌性
假單胞菌感染
Aeromonas感染
黴菌性
角膜炎
全眼球炎
原蟲性
滴蟲( Trichomonas spp)感染
營養性
維生素A缺乏(好發於 變色龍)
腫瘤性
各類型 腫瘤
其他和非感染性病因
創傷
異物
脫皮不全
鼻淚管阻塞
先天性鼻淚管 發育不全或缺失
鼻淚管狹窄( 炎症反應)
心 血管"> 血管疾病( 雙側性眼球 突出症)
先天性眼部構造 異常
小眼 畸形(micropthalmia)–多伴隨有 頭部畸形
某些Caribbean鬣蜥有紅色的鞏膜,不應被誤認為病理變化。
...more
|
14
|
55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