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l 與水生動物疾病召集人陳媺玫副教授聯絡
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
腸炎弧菌
疾病代碼: DIS00198
建立日期: 2009/04/30
更新日期: 2012/05/24
作 者: 蔡明吉、李建霖
中文病名: 腸炎弧菌
英文病名: vibriosis caused by Vibrio paraheamolyticus
疾病描述: 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細菌
病原環境:半鹹水海水、沈積物、海洋動物體表。
學名:Vibrio paraheamolyticus
病名(及俗名):腸炎弧菌
最早發現者:Sakazaki(1963)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弧菌屬革蘭氏陰性彎曲短桿菌,可運動、具極鞭毛、不形成孢子、在端鞭毛無法作用下會於體側產生許多無鞘之側鞭毛,兼性厭氧、為 oxidase 反應陽性、嗜鹽性,環境中 NaCl 之含量低於 0.5 % 或高於 10% 均不能生長,對酸敏感但有耐鹼性,因此可在alkaline peptone water中培養,最適合之鹽濃度為 2-3 %,最適生長溫度為 37℃[5]。
人畜共通:是
病原分類:
 變形菌門,丙型變形菌綱,弧菌目(Vibrionales),弧菌科 (Vibrionaceae),Vibrio屬,paraheamolyticus
別名:
命名沿革:腸炎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最早於1950年於日本大阪的海產食物中毒事件檢體中篩選出來,藤野恒三郎博士判定由 Proteus morganiiPasteurella parahaemolytica混合傳染所引起。直到1955年日本橫濱國立病院發生食物中毒事件,野坂氏認為是由一種嗜鹽菌引起;再經過瀧川(Takikawa I.)研究,證實了此菌可以引起腸炎,而將此菌稱為病源性好鹽菌(Halophilic vibrio);1960 年瀧川氏再將其歸於 Pseudomonas,全名為 Pseudomonas enteritis,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此菌被認為與1950年藤野氏發現的 Pasteurella parahaemolytica為同一種菌,最後在 1963年由 Sakazaki 正式命名決定其在分類上的地位,正式將之命名為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9]。
疾病特性:
有報告指出在荷蘭V. parahaemolyticus曾造成海水養殖虹鱒的感染,繼發在(IPNV)感染後大量死亡[8]。在台灣有養殖九孔感染V. parahaemolyticus 之報告,引起九孔萎縮症其主要病徵為足部肌肉萎縮及柔無力,生殖腺發育不良,觸覺反應降低,失去活力及附著能力,腹足部肌肉顏色變淡,粘液分泌量降低,於殼貝內側亦具有明顯黃色物質堆積,且殼層內緣出現珍珠質異常生長,並於邊緣處時有缺刻與溶失現象[2]。
疾病型態及流行病學:
弧菌症之感染可發生在任何季節,好發於季節交替等溫度變化較大之時,尤其在飼養環境不佳或伴隨緊迫如密飼、捕撈或換池 。
臨床症狀及病理學:
魚類感染弧菌症的共同特徵為出血性敗血症,臨床上病魚活力差,攝食減退或停止,外觀呈現皮膚褪色,鰭基部、泄殖腔及口部潮紅伴隨單側或雙側性角膜渾濁變白、出血、凸眼與潰瘍,另可見病魚體表有不等程度之充出血糜爛潰瘍壞死等病灶,覆蓋在病灶部位。剖檢病變可見脾臟腫大,肝臟、鰾及腸管等組織臟器的充出血,有些病例剖檢後臟器並不見明顯肉眼病變。組織病變以各組織臟器呈現炎症細胞浸潤,充出血壞死為主[1,4]。
感染九孔主要症狀為活力降低、攝食減少以及足部肌肉潰瘍,並產生疱病灶(白濁且水樣化),其與外套膜會有萎縮的現象。
診斷方法: 一級初步診斷:在魚類腹部肌肉、魚鰭基部及口部可見紅斑;在九孔其殼貝內側具有明顯黃色物質堆積。
二級初步診斷:細菌學之診斷,革蘭氏染色為陰性短桿菌,具極鞭毛、不形成孢子。
三級初步診斷:由於該菌不能發酵蔗糖,因而在 TCBS agar 上之菌落呈綠色
一級確定診斷:利用細菌鑑定用套組API 20 NE。
二級確定診斷:16S rDNA序列。
三級確定診斷:toxRtlh 等基因序列之PCR檢測法[7,6]
治療方法: 1.Oxytetracycline 50mg/kg
2.Flumequine 20mg/kg
3.Oxolinic acid 20-50 mg/kg
抗生素混合於飼料之中連續治療5天
需以藥物敏感性試驗的結果為主
預防控制方法: 預防:
1.良好的養殖管理做好水色保持水質穩定、選用品質優良的飼料及均衡營養,完善的池塘消毒與清理,可使用0.5-1ppm四級胺(BKC、海亞敏)或0.2ppm優碘進行消毒,避免vibriosis 及其他疾病的發生[3]。
2.利用水質浸泡或注射方式給予疫苗接種是可行的,但考量其所耗費之人力物力,所以目前使用疫苗的情況仍不普遍。
控制:
給予合適的免疫計畫,於發病初期迅速尋求專業人士之協助並先予以停料數天,治療期間避免一切非必要之緊迫刺激,如換池或搬運等。勿將
垂死或死亡之魚隻丟棄入海以避免疾病之擴散。
相關圖片:
參考文獻: 1.李建霖。嘉雲南地區養殖魚類疾病圖譜。第三版。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嘉義。2008。
2.李國誥、劉秉忠、黃之晹、吳韋毅。養殖九孔細菌性疾病調查研究。水產試驗所特刋 1:25-30,2003。
3.劉文御,黃世鈴,張正芳,徐榮彬,陳敏隆,林式修。養殖水產生物病害防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2003。
4.蔡信雄,謝嘉裕,吳宗炳。台灣石斑魚疾病診治。第一版。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系。屏東。2007。
5.Austin B, Austin DA. Bacterial fish pathogens: disease in farmed and wild fish. Third Edition. Praxis Publishing Ltd, Chichester. pp: 9-10, 1999.
6.Bej A. PCR amplification of DNA recovered from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In: Trevors JT, van Elsas JD. (eds) Nucleic acids in the environment: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Springer Velag, pp: 179-218, 1995.
7.Kim YB, Okuda J, Matsumoto C, Takahashi N, Hashimoto S, Nishibuchi M. Identification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strains at the species level by PCR targeted to the toxR gene. J Clin Microbiol 37: 1173-1177, 1999.
8.Oorschot RW, Booms GH, Latscha T, Boon JH. A study of the cause of massive mortality among marine-cultured rainbow trout (Oncorrhynchus mykiss, Walbaum) in a fish farm in the southwestern Netherlands. Tijdschr Diergeneeskd. 120:531-534, 1995.
9.Sakazaki R, Iwanami S, Fukumi H. Studies on the pathogenic facultatively halophilic bacteria. V. Morphological, cultur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its taxonomical position. Jap J Med Biol. 16: 161-188, 1963.
參考連結: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