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227
|
黃麴毒素中毒
黃麴毒素中毒是由於動物對於黴菌中的黃麴菌屬 、Aspergillus parasiticus等之代謝產物的毒力作用具有感受性的一種疾病,這些黴菌在含的油質的植物上生長得最好;黃麴毒素的產生與黴菌生長一樣,受到飼料保存場所的一些環境因素影響(濕度、溫度及其他);黃麴毒素為高耐熱性,可抵擋300℃的高溫,黃麴毒素有好幾種,其中以aflatoxin B1毒性最強。
...more
|
2
|
6711
|
櫻鱒病毒病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病毒
病原環境: 淡水、 淡鹹水及 海水
學名:Oncorhynchus masou virus
病名(及俗名): Oncorhynchus masou virus disease, OMVD, OMV
最早發現者:最早由Kimura 等(1981)發現。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本病毒一般稱為 Oncorhynchus masou virus (OMV),目前暫定於 Herpesviridae科。本病毒為具有封套、20面體、大小120-200 nm、 dsDNA病毒。本病毒抗原性與出現在美國西岸的herpesvirus of Salmonidae type 1(SalHV-1)不同。暫定為 Salmonid herpesvirus 2; SalHV-2。
人畜共通:否
...more
|
3
|
6744
|
膿疱症
形成 膿疱的原因多元,感染性的病原如 細菌、 黴菌、 寄生蟲及包埋於組織間的異物,這些病原或異物若未清除,會造成滲出液的堆積,堆積的滲出液則會刺激 纖維素性<的外鞘生成,最後堅硬的纖維性的外壁會包覆整個 膿疱。在 爬蟲類提供外源性病原入侵的通道包括 皮膚、消化道、或肺,一旦病原進入體內,便可藉由血行擴散至任何器官。
健康的 爬蟲類可以抵抗輕微的感染而無明顯的長期副作用,但在體質不佳的 爬蟲類則會造成危害,不良的飼養管理尤其是個指標。
...more
|
4
|
6906
|
包涵體病
病因: family Retroviridae。
症狀: IBD沒有特殊的臨床症狀,任何蚺科蛇類出現 急性的 神經症狀或
是 慢性漸進性的衰弱就可懷疑是IBD的感染,特別在 蟒科。
...more
|
5
|
13451
|
代謝性骨病
病因:
不均衡的 營養以及不正確的飼養管理所造成。最常見的就是長期缺鈣或維生素D3,不 正常的飲食鈣磷比(磷過高或曝曬於紫外線的時間不足。
症狀:
長骨及 下顎骨變 厚和 腫脹、長骨和 脊椎的病理性 骨折、肩胛骨水平翻轉、強直痙攣、過度反射、泄殖腔脫垂、厭食、不能走動和生長停滯。
...more
|
6
|
6216
|
|
7
|
6178
|
|
8
|
6354
|
兩爬類的尾部傷害
病因: 造成尾部 缺損的原因包括先天性缺陷,物理性創傷,感染性疾病,代謝性疾病及自割行為。
症狀: 兩爬類的尾巴有社交信號,平衡,游泳等功能,尾部 缺損可能影響身體部分 正常動作的執行甚至尾部 癱瘓。
...more
|
9
|
4325
|
嘔吐和逆流
病因:引起消化道不適的任何原因都有可能引起。
...more
|
10
|
6364
|
|
11
|
13306
|
鯉痘
鯉痘是一種良性的表皮 增生的疾病。可能是最早被發現的魚的 病毒性疾病,大約在四百年前即被發現。其最典型的症狀即為體表表皮的良性 增生,而形成 白色或乳 白色或灰 白色略為光亮且堅硬的,體表凸出的乳凸瘤(papilloma)。乳頭瘤是從 皮膚表皮的 上皮細胞 增生而來,不會轉移也沒有侵入性,但是在嚴重乳頭瘤 增生的魚也會看到 生長遲緩及 消瘦的現象。組織切片下可以看到表皮(epidermis) 的 增生,形成皺褶狀。也可見到核內包含體,被感染的核中央的染色質 (chromatin) 消失,遷移至核邊緣,形成空泡樣的核病變 (Calle et al., 1999)。
...more
|
12
|
6715
|
蛇的呼吸道疾病
鼻分泌物/鼻炎、張口呼吸、 濕式或不 正常的呼吸音、聲門周圍或近端氣管內的分泌物。務必與 食道分泌物( 胃炎/腸炎)或口炎的分泌物區分清楚,有時可能同時發生。蛇會分泌 厚且高黏性的黏液,在其飼育的 空間中可發現一團團的黏液塊。蛇不大會咳嗽且氣管相當長,因此當有黏液卡住時是相當嚴重的,可能需要氣管灌洗。另外也會有 鼻孔阻塞及突然死亡情形。
...more
|
13
|
4460
|
蛇的神經系統疾病
病毒性
包涵體病(Inclusion body disease(IBD),C型反轉錄 病毒(C-type retrovirus)所造成)
里奧 病毒(Reovirus)
副黏液 病毒(Paramyxovirus)
Lentivirus
...more
|
14
|
4761
|
蛇的眼科疾病
蛇的角膜有一層由上下眼瞼 融合而成的 透明保護膜,其視網膜雖具有錐狀細胞(cone)與桿狀細胞(rod),但缺乏中央小窩(fovea)的構造。
蛇具有相當發達的哈氏腺(Harderian gland),其分泌物除可提供潤滑的功能外,也會流入費洛蒙鼻嗅器(Vomeronasal organ)。
眼睛後房的檢查相當困難,主要是因為虹膜的 肌肉為橫紋肌且部分可受隨意自主控制,因此副交感 神經阻斷劑(parasympatholytics)如:atropine與擬交感 神經藥(sympathomimetics)如:phenylephrine皆無效果;也由於其角膜有一層由上下眼瞼 融合而成的 透明保護膜,此保護膜也會阻礙非副交感 神經阻斷性散瞳劑(non-parasympatholytic mydriatics)如:vecuronium吸收。詳細的眼科檢查建議在暗室中或全身麻醉下進行。
...more
|
15
|
7527
|
蜥蜴心臟血管和血液相關疾病
病蜥蜴可見嗜睡、精神和活動力低下、食慾不振、水腫(好發咽部水腫)、黏膜蒼白、眼球突出症、肝臟腫大等症狀。有接觸或誤食螢火蟲病史之蜥蜴可能出現張口、點頭、體色黯沉、呼吸困難和死亡之症狀。患有嚴重心臟病如心內膜炎之病患在聽診時可聽見心雜音,但大部分病患心音無明顯異常。敗血性血栓症會造成肢端末梢壞死病變。
...more
|
16
|
4543
|
|
17
|
40030
|
|
18
|
7930
|
蜥蜴的呼吸系統疾病
病因:
病毒性
蛇副黏液 病毒(Ophidian paramyxovirus, OPMV)
細菌性
分枝桿菌(mycobacteria)
細菌性肺炎(尤其在水龍常見)
黴菌性
黴菌性肺炎
黴菌性胸膜炎
...more
|
19
|
15825
|
蜥蜴的胃腸道疾病
病因:
病毒性
里奧 病毒(Reovirus)
腺 病毒(Adenovirus),在肥尾 守宮"> 守宮有報告
細菌性
沙門氏桿菌
大腸桿菌
其他菌種
黴菌性
黴菌性腸炎(尤其在 變色龍常見)
酵母菌(yeast)感染,有些病例可能和長期投與抗生素有關
...more
|
20
|
59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