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28
|
牡蠣奴卡氏菌症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細菌
病原環境: 海水
學名: Nocardia crassostreae
病名(及俗名):
Nocardiosis, Fatal inflammatory bacteraemia (FIB), Focal necrosis, Multiple abscesses, Summer mortality, Pacific oyster nocardiosis (PON).
最早發現者:最早由Friedman等 (1987)分離本菌。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本菌 Nocardia crassostreae會引起太平洋牡蠣 Pacific oysters, Crassostrea gigas局部或全身疾病。本菌為好氣性生長、弱抗酸染色,、產生會分枝的不規則菌絲體; 肽聚醣 (peptidoglycan)含有meso-diaminopimelic acid ,利用arabinose 及 galactose 為主要醣源,46-58個碳原子組成的分枝菌酸、及G+C-rich 的核酸。依據部分165 rRNA gene序列分析,發現應該歸屬在 Nocardia otitidiscaviarum rRNA sub-group 下。本菌的標準株為NB4H (= ATCC 700418)。
...more
|
2
|
16381
|
魚類大量死亡
魚類大量死亡的定義為:「在野生魚類或養殖魚類,突然及非預警地發生大量死亡」稱之。通常這些事件會引起民眾的關心及媒體的注意,是由於大眾就認知上,認為是水污染所造成的,但事實上有許多不同的原因會引起魚類大量死亡,而且有極大的比例屬於自然事件。
常發生魚類大量死亡的魚種將近60種,包括軟體動物及甲殼類動物,其中最常發生的種類有鯡魚、鰻魚、 鯉魚及鱒魚,在 淡水及入海口的區域都會發生,好發於夏天,主要是因為夏天的 水溫高、 溶氧低的緣故。在澳洲新南威爾斯,過去
...more
|
3
|
12235
|
癤瘡病
病原型別:細菌
病原環境:半鹹水,海水
學名: Aeromonas salmonicida
病名(及俗名):Furunculosis, septicemia infection
最早發現者:Griffin et al. (1953)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革蘭氏陰性, oxidase 陽性, catalasa陽性, 發酵葡萄糖, 兼性厭氧,
非運動性桿菌, 大小為1.3- 2.0 by 0.8- 1.3 μm (Inglish et al. 1993)。
非人畜共通。
...more
|
4
|
6611
|
兩棲類壺菌感染症
病原型別: 黴菌
病原環境: 淡水
學名: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病名(及俗名):Infection with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Chytridiomycosis or cutaneous chytridiomycosis. Amphibian chytrid fungus, frog chytrid fungus, frog chytrid.
最早發現者:Longcore et al. (1999)
OIE狀況:表列(Listed)
病原摘要:
該 黴菌菌體外觀為球狀且表面 粗糙之游動孢子囊 (直徑為5-40 μm)並具有1個或數個排出管而排出管開口朝向 皮膚表面,排出具有感染力的孢子。游動孢子囊於生長期會行成”根狀樣”結構(假根)。游動孢子外觀亦為球形且表面 粗糙(直徑為3-5 μm),其前端具一鞭毛,於 淡水中具運動性。
人畜共通:非人畜共通傳染病
...more
|
5
|
6190
|
河鯰病毒病
病原型別: 病毒
病原環境: 淡水
學 名: Ictalurid herpesvirus 1
病名(及俗名):Channel catfish virus disease
最早發現者:發現於1968年 病毒確認於1971年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河鯰 病毒病為一病程迅速且具高度傳染性的 病毒性疾病,發生於養殖的幼年河鯰。
本病非人畜共通傳染病
...more
|
6
|
3487
|
馬特里病
病原型別:原生生物(protistan)
病原環境:海水
學名: Mikrocytos mackini
病名(及俗名):Denman Island disease 或稱 Microcell disease of Pacific oyster.
最早發現者:
OIE狀況:表列(Listed)
病原摘要:
Mikrocytos mackini 為一原生動物大小約2-4Mm,目前所知尚無其它strains (Farley 1988),對於此病原於離開宿主後存活情形不祥,病原可經水而水平傳染。
人畜共通:No
...more
|
7
|
28606
|
鏈球菌感染症
病原型別:細菌( bacteria)
病原環境:主要於淡水或半淡鹹水(brackish water and freshwater), 但偶於海水環境。
學名:主要病原有 Streptococcus iniae,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and Lactococcus garvieae 等
鏈球菌感染症最早發生於1957年地點在日本養rainbow trout (Hoshina et al. 1958). 之後陸續多種魚種後其感染含 salmon, mullet, golden shiner,pinfish, eel, sea trout, tilapia, sturgeon, and striped bass 等 (Inglis et al. 1993)。
.於本省可感染多種養殖魚種如金目鱸giant seaperch ( Lates calcarifer) 、吳郭魚tilipia( Tilapia nilotica x Tilapia aurea)、午仔striped thread fish ( Polydactylus plebeius)、及海鱺cobia ( Rachycetron canadum) 烏魚mullet及條紋鱸等魚種。
國外發生魚種鏈球菌感染症於報告中常發生於較高水溫 (Nguyen et al. 2001),此情行與本省南部養殖魚類鏈球菌感染症常發生於夏季高水溫之情形相似
病原摘要:
OIE 現:未表列(Not listed)
人畜共通:人畜共通 (如 Streptococcus iniae,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r 皆有感染人之病例)
...more
|
8
|
11372
|
毒藻;紅潮
水中有毒藻類過度繁殖造成其他的水中生物危害,一般稱為「紅潮」係泛指由單細胞浮游藻類過度生長引起一種水生現象,是一個通常用辭,可發生在全球各個國家地區的海洋、近海沿岸、海灣、 淡水及湖泊,其造成因素之一與人類活動,氮磷營養原之升高的污染有關,故河川滙入處之河口湖岸等也皆可發生,地球氣候變化水溫升高之聖嬰現象也會影響。科學家較喜歡用的名詞是藻華Algal bloom。
藻華形成時顏色並不都是紅色,依藻相和生長的密度,顏色從無大變化到綠色
、棕色,也可能粉紅色到紫色,有時呈暗濁。魚場之魚群不特定的會報告死亡疫情,藻類生長密度甚高時,對岸邊活動人類也會經由空氣吹散而致身體不適,游泳是安全的但可能會有 皮膚、黏膜的刺激。對水生動物之危害報告較一般性,1994在南非發生的赤潮導致數仟噸所有魚種及甲殼類的死亡,1987有研究學者報告座頭鯨等海洋哺乳動物因赤潮而大量死亡,日本瀨戶內海也曾有相似的漁業災情。因此研究人員較常用稱「Harmful algal bloom, HAB.」。
...more
|
9
|
7489
|
鮭弧菌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 細菌
病原環境: 海水
學名: Vibrio salmonicida
病名(及俗名):冷水弧菌病(coldwater vibriosis)或Hitra disease
最早發現者:Egidius et al.1981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革蘭氏陰性彎曲短桿菌,大小1.2~2.6×0.5μm,具運動性、極鞭毛、不形成孢子、兼性厭氧,oxidase及catalase反應陽性,但不具產生citrate、H 2S、urease、indole、arginine dihydrolase、gelatin、lysine decarboxylase、ornithine decarboxylase、β-galactosidase和voges-proskauer的能力。本菌具嗜鹽性及嗜冷性,在含0~4%(w/v)氯化鈉的條件下可生長,而於含7%(w/v)氯化鈉的條件下無法生長,另可在低於1℃的溫度下生長,最適合的生長溫度為15℃左右,而無法在37℃生長。對vibriostatic agent O/129敏感,但對 novobiocin 不敏感,可在海水中存活超過14個月[3,6]。
人畜共通:否
...more
|
10
|
7523
|
|
11
|
18770
|
柱狀病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 細菌
病原環境: 淡水、 海水
學 名: Flexibacter columnaris
病名(及俗名):爛鰓病
最早發現者:Davis (1922)
OIE狀況: 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革蘭氏陰性桿菌,無鞭毛但具運動能行滑走運動,菌體大小約0.3~0.5x3.5~12μm於半固體性培養基(Cytophaga media)上培養可產生 黃色或淡黃色且邊緣 不規則樹枝樣菌落。
人畜共通:否
...more
|
12
|
11082
|
錦鯉疱疹病毒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 病毒(virus)
病原環境: 淡水
學名:
病名(及俗名): koi herpesvirus disease (KHVD)
最早發現者:
OIE狀況:表列(Listed)
病原摘要:
病毒之genome 大小約150Kbp到277-295Kbp 之間(Ishioka et al 2005)至少已有4個基因已被研究分別為 helicase、intercapsomeric triplex protein, DNA polymerase, 及 major capsid protein。基因上與 CyHV-1 及 CyHV-2 相近,但與, channel catfish virus virus ( Ictalurid herpesvirus: IcHV-1) 則較不相似。 病毒為二十面體、大小約80-120nm之間,具有被膜(envelope)( Perelberg et al 2003)。於血清學研究KHV 與CyHV-1 具有交叉反應(OIE 2006)。
人畜共通:No
...more
|
13
|
22732
|
錨蟲感染症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 寄生蟲
病原環境: 淡水
學名:主要感染品種為 Lernaea cyprinacea
病名(及俗名):錨蟲(anchor worms),又稱箭蟲或針蟲
最早發現者:
OIE狀況:表列(Listed)
病原摘要:錨蟲為撓腳類之 寄生蟲可感染多種 淡水魚種,蟲體須經過metamorphosis 之後才會成蟲
人畜共通:No
...more
|
14
|
6096
|
非典型產氣單胞菌
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 細菌
病原環境: 海水">海水、半鹹水
學名: Atypical aeromonas salmonicida
病名(及俗名):非典型產氣單胞菌感染症
最早發現者:Kimura (1969)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革蘭氏陰性桿菌, oxidase陽性但有些為陰性,catalase陽性,具有發酵性,兼性厭氧。
人畜共通:無
病原分類
Proteobacteria門,Gammaproteobacteria綱,Aeromonadales目,亞目,Aeromonadaceae科,Aeromonas屬
...more
|
15
|
9402
|
螯蝦瘟/小龍蝦瘟疫
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 黴菌
病原環境: 淡水
學 名: Aphanomyces astaci
病名(及俗名):Crayfish aphanomyciasis, La peste, Krebspest, Kraftpest.
最早發現者:Schikora 1906
OIE狀況:表列(Listed)
病原摘要:
小 龍蝦瘟疫(Crayfish Plague)是所有非北美洲來源 螯蝦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其病原為一種屬卵菌綱(Oomycetes)之 黴菌Aphanomyces astaci ,其生殖菌絲不分隔(節),但具多分支,菌絲寬度約為7~9 µm,非人畜共通傳染病。
...more
|
16
|
4457
|
考克斯體
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立克次體
病原環境: 淡水
學名: Coxiella cheraxi
病名(及俗名): 螯蝦考克斯體感染症Crayfish systemic rickettsiosis
最早發現者:Schaperclaus (1930)
OIE狀況:未表列病原摘要:
為立克次體(Rickettsiae),革蘭氏陰性菌,絕對細胞內寄生(Weiss & Moulder ,1984)。非人畜共通傳染病。
...more
|
17
|
15443
|
發光桿菌病
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 細菌
病原環境: 海水
學名: 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 Piscicida
病名(及俗名): Photobacteriosis
最早發現者:Gauthier et al., (1995)
OIE狀況:非表列(Not Listed)
...more
|
18
|
2853
|
增生性腎病
病原型別: 寄生蟲
病原環境: 海水
病名(及俗名):Proliferative kidney disease (PKD)
最早發現者:Kent and Hedrick (1985)。
OIE狀況:非表列
人畜共通:非人畜共通
...more
|
19
|
8665
|
迴旋病
病原型別: 寄生蟲
病原環境: 海水
學名:Whirling disease
病名(及俗名):
最早發現者:Hofer (1903)。
OIE狀況:非表列
人畜共通:非人畜共通
...more
|
20
|
24611
|
氣泡病
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非病原感染引起。
環境: 淡水、 海水環境皆會發生。
最早發現者:首由Gorham(1898)年提出(Roberts 2001)
OIE狀況:未表列
摘要:氣泡病就是池水中含氮量、溶氧量或其它氣體過飽而引起 魚類氣體栓塞(gas embolism)的疾病。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