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l 與水生動物疾病召集人陳媺玫副教授聯絡
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
河鯰病毒病
疾病代碼: DIS00146
建立日期: 2009/01/05
更新日期: 2009/09/25
作 者: 謝嘉裕
中文病名: 河鯰病毒病
英文病名: Channel catfish virus disease
疾病描述: 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 病毒
病原環境: 淡水
學 名:Ictalurid herpesvirus 1
病名(及俗名):Channel catfish virus disease
最早發現者:發現於1968年 病毒確認於1971年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河鯰病毒病為一病程迅速且具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發生於養殖的幼年河鯰。
本病非人畜共通傳染病

病原分類(ICTV)
Herpesvirales目,亞目,Herpesviridae科,unassigned亞科,Ictalurivirus屬,Ictalurid herpesvirus 1

疾病特性: 病程迅速、高死亡率、好發於年幼河鯰。
臨床症狀及病理學:
嚴重感染時可見族群的死亡率劇增、病魚呈現嗜睡、部份魚隻可能出現迴旋或頭上尾下的泳姿並浮游於岸邊。在外觀可能伴隨有凸眼、腹部膨大、鰭基部出血鰓絲蒼白等病變,大部份慢性病例可能繼發鰓部Flavobacter columnare的二次性感染。

病理學:
除在急性感染病例可能無明顯病變外,其餘在肉眼病變可能出現有黃色澄清樣腹水蓄積於腹腔中、肌肉組織中有局部出血點,而在鏡下可見後腎(含腎小管)及腸道組織有廣泛性的壞死,此外在肝臟脾臟也可見水腫壞死

病原致病性意義:
實際魚場及田間發病、抗藥性等情形
在野外感染病例幾乎以美洲河鯰(Ictalurus punctatus)為主,但亦有藍鯰(Ictalurus furcatus)感染的報告。 本病的傳播以水平傳播為主,藉由魚隻間的直接接觸或於水中間接傳播,垂直感染曾被證實但其傳播機制目前則尚未明瞭。遍及美國南部皆有河鯰病毒病的報告,本病主要發生於夏末高水溫時(高於攝氏27度),通常好發在四月齡以下的幼魚群。高飼養密度、低溶氧、高溫皆是本病的誘發因子。
診斷方法: 臨床上須與腸道敗血症、產氣單胞菌敗血症、環境因子(低溶氧、高溫、水中氨濃度過高)區別診斷

實驗室診斷
病原鑑定及分離:培養於CCO或BB等易感性細胞株中,觀查細胞病變效應(CPE)並進行病毒中和試驗(NT)、免疫螢光染色、免疫過氧化酶染色、酵素免疫分析(ELISA)、核酸聚合酶鏈鎖反應(PCR)等檢驗。
治療方法: 如同其他病毒性疾病,河鯰病毒症並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唯需注意的是應避免誤診為其他細菌性疾病(寄生蟲的化學物質例如硫酸銅、福馬林等會降低水中溶氧而對魚隻形成緊迫更加重本病的死亡率。
抗生素的飼料添加或許減少某些細菌性疾病(河鯰腸道敗血症、柱狀病)的繼發而降低本病的死亡率。但與其如此,寧可選擇停止餵飼,可降低因搶食所造成擁擠時病原傳播的機會,也可改善水質。 此外在實驗環境下將水溫降至攝氏19度以下可以停止死亡發生,唯此法並不符合商業上的利益。
預防控制方法: 定期清潔及消毒相關的設備及工具,減少飼養密度,避免在高溫時或水質不良時移動魚隻。魚苗的引進應選擇CCV的清淨場。不同來源魚群應避免混飼。在本病爆發時嚴格對發病場魚隻進行隔離及移動管制,徹底清潔及消毒相關器具設備,發病魚隻屍體應妥善處理。在引入新魚前應以氯(40 mg/litre)消毒養殖池。本病爆發後,倖存的魚群不該與新進魚群混飼,也不該做為種魚用。目前尚無可用的疫苗可預防本病,但已有實驗室開發出有效的重組疫苗。
相關圖片:
參考文獻:
參考連結: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