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359
|
壞死性肝胰腺炎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細菌
病原環境: 淡鹹水及 海水
學名:壞死性肝胰腺炎細菌NHP bacterium (NHPB)
病名(及俗名):壞死性肝胰腺炎、德州蝦池死亡症候群 Texas Pond Mortality Syndrome (TPMS)、 祕魯壞死性肝胰腺炎 Peru necrotizing hepatopancreatitis( PNHP)
最早發現者:最早由Frelier等 (1992)在美國德州太平洋白蝦養殖場發現。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壞死性肝胰腺炎細菌為葛蘭氏陰性染色、多形性、胞內寄生的立克次體樣細菌,分散在於感染的肝胰腺細胞胞質內。本菌主要的型態為桿狀立克次體樣細菌 (0.25 x 0.9 um),偶而以基底端含有八條鞭毛,頂端有一至二條鞭毛的螺旋體(0.25 x 2-3.5 um)出現。
人畜共通:非人畜共通傳染病
...more
|
2
|
36756
|
單殖類吸虫感染症
病原:吸蟲(Trematoda)
病原環境: 海水、半淡鹼水及 淡水(marine、brackish & freshwater)
學名:單殖類吸虫(monogeneans)有有數千種類主要感染養殖及野生 海水及 淡水魚體之 鰓部、 皮膚及各鰭部,有些品種可寄生兩棲龜類之 口腔與膀胱,有極少數種屬則寄生於 魚類胃腸及 體腔,如寄生於慈鯛 魚類Etroplus suratensis 胃中的腸環虫( Enterogyrus spp.)或寄生於義大利菱 鯛科Caproidae 魚類胃中的副雙絞穴虫( Paradiplectanotrema spp.)。另有一種單殖類感染頭足類(cephalopods, 軟體動物),另有一品種( Oculotrema hippopotami)感染河馬(hippopotamus) 眼睛;同樣有少數屬種寄生於 淡水魚虱上的後環指虫( Metagrodactylus spp.);故其學名無法統一描述,以下將重要常見 海水及 淡水單殖類吸虫陳述於後。
病名(及俗名):單殖類吸虫感染症(momgeneans infestation)
最早發現者:人類所發現第一種單殖吸虫是Muller在1770於丹麥 Hippoglossus vulgaris魚體上發現,當時以為是一種水蛭,並命名為 Hirudo hippoglossi ;直到1818年,才由Blainville訂正,命名為內吸虫( Entobdella hippogossi)。
OIE狀況:有一種單殖類 大西洋鮭魚<三代虫( Gyrodactylus salaris.)
...more
|
3
|
6391
|
泄殖腔脫垂
主要是由於刺激性的原因造成器官及 肌肉過度用力,像是腸炎、膀胱 結石和 便秘而發生; 神經功能不足;陰莖或 半陰莖會因感染、以探針判別性別時、以及在交配時強行分開而脫出;雌性 輸卵管會因卵滯症及造成裡急後重的原因而脫出;膀胱會因為膀胱炎或 結石而脫出;結腸主要是因為裡急後重的用力、便祕、 細菌性及 寄生蟲性的腸炎而造成。
...more
|
4
|
14021
|
維生素A缺乏症以及維生素A過多症
維生素A缺乏症:
病因:
飲食中缺少維生素A。
症狀:
在龜類最主要的就是眼瞼 水腫,伴隨有黃 白色細胞殘餘物在眼瞼底下,可能一眼或是兩眼。
其他可能會出現厭食、昏睡、體重下降和鼻或眼有分泌物。
箱龜會有耳朵、呼吸道的感染以及卵滯留。年幼海龜眼瞼會過度角化。腹股溝和腋窩 水腫顯示出伴隨有 腎衰竭及預後不佳。
...more
|
5
|
13666
|
蜥蜴的胃腸道疾病
病因:
病毒性
里奧 病毒(Reovirus)
腺 病毒(Adenovirus),在肥尾 守宮"> 守宮有報告
細菌性
沙門氏桿菌
大腸桿菌
其他菌種
黴菌性
黴菌性腸炎(尤其在 變色龍常見)
酵母菌(yeast)感染,有些病例可能和長期投與抗生素有關
...more
|
6
|
11672
|
蜥蜴的骨骼肌肉系統疾病
病因:
細菌性
敗血性關節炎
骨髓炎
蜂窩性組織炎
肌肉炎
黴菌性
寄生蟲性
嚴重 寄生蟲感染,特別是 血液寄生蟲( 貧血)或是 胃腸道 寄生蟲(原蟲類或是蠕蟲類)
營養性
代謝性骨病(MBD)
營養性繼發性副 甲狀腺亢進(飲食中鈣質缺乏、飲食中鈣磷比不均衡、維生素D3不足[缺乏紫外線照射或飲食中維生素D3攝取不足])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