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l 與水生動物疾病召集人陳媺玫副教授聯絡
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
蜥蜴的骨骼肌肉系統疾病
疾病代碼: DIS00267
建立日期: 2010/11/29
更新日期: 2010/11/29
作 者: 李安興
中文病名: 蜥蜴的骨骼肌肉系統疾病
英文病名: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of lizards
疾病描述: 病因:
細菌
 敗血性關節炎
 骨髓炎
 蜂窩性組織炎
肌肉
黴菌
寄生蟲
 嚴重寄生蟲感染,特別是血液寄生蟲(貧血)或是腸道寄生蟲(原蟲類或是蠕蟲類)
營養
 代謝性骨病(MBD)
營養性繼發性副甲狀腺亢進(飲食中鈣質缺乏、飲食中鈣磷比不均衡、維生素D3不足[缺乏紫外線照射或飲食中維生素D3攝取不足])
 不同器官的平滑肌轉移性鈣化,如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及尿殖系統等。優先考慮維生素D3的過量攝取,如補充太多、餵食犬貓飼料等等。最常見的動物則為草食性爬蟲,如綠鬣蜥。
 維生素E不足(常伴隨硒的缺乏)
腫瘤
 纖維瘤(在綠鬣蜥下顎經常發生)
 脂肉瘤(liposarcoma)
 骨髓瘤(myeloma)
 骨肉瘤
其他非感染性因子
 代謝性骨病
性繼發性副甲狀腺亢進(RSHP)
肝臟及腸道疾病
 蜥蜴、守宮等的斷尾現象(autotomy)
 (創傷性)骨折-以長趾的蜥蜴,如綠鬣蜥、水龍等最為常見
脊椎病或脊髓炎
肥大性骨病(HO)或是稱作肥大性肺因性骨關節病(HPOA)
 骨質石化症(osteopetrosis)
脊椎後彎(kyphosis)/ 脊椎側彎(scoliosis)-遺傳性、由肌肉疾病引起或是營養性問題
 尾部垂(floppy-tail)-脊椎後凸的一種特殊型態,常發生在小型樹棲型蜥蜴身上,特別是日守宮或是有睫角守宮
 肢端的脫皮不順-如腳趾以及尾尖部
 尾部末梢的缺血性壞死
 雄蜥的尾基部腫脹(精液的栓子)
 先天性異常-典型的孵化環境不適宜所致
症狀:
 舉凡臨床上見到肢端或是脊椎腫脹、斷裂或是麻痺都須懷疑有可能是病理性骨折的症狀。
下顎、上頜變短、長骨的中央腫大脊椎後凸/脊椎側凸、虛弱無力以及無法支撐自己的體重等皆有可能是代謝性骨病的症狀。
肌肉無力、無法支撐體重、無法捕獵食物或是無法鎖定食物
肌肉抽搐(fasciculation)或是其他神經症狀
 尾部末梢掉或是彎折
 趾頭脫落
 有睫角守宮當發現脊椎後彎時,常伴隨尾部的彎曲
 當睫角 守宮尾部往某一側吊起或彎折,或是在休息時,頭部朝下的同時,尾部卻高過了背部,皆要懷疑尾部垂的可能性


物種:爬蟲類蜥蜴
診斷方法:
治療方法: 斷尾現象
 某些特定品種會有自然的斷尾現象,而在血液流失量不多的前提下,可以不處理令其自癒;縫合後則可阻止尾部正常的再生現象--在此注意睫角守宮是例外—在所有的Rhacodactylus屬的其他守宮裡,只有睫角一旦尾部脫落之後不再重新生長。在其他種類的蜥蜴則是不論創傷造成或是使用手術截肢,皮膚的關閉都是必要的
 代謝性骨病
 通常是肇因於繼發性營養性的副甲狀腺亢進,可以推測不是由於提供鈣質補充不足,便是UV-B曬得不夠。
 每日以腸道外方式給予葡萄糖酸鈣或乳酸鈣,劑量為1.0-2.5 mg/kg
 每日口服維生素D3,劑量為1-4 IU/kg
 日常食物中鈣質的補充
 提供全波長的紫外光源(UV-B)
 如果此時血鈣為正常,則可皮下給予降鈣素(calcitonin)1.5 IU/kg,一天一次
 轉移性鈣化
 沒有有效的療法
 藉由降低高血鈣值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 皮下給予降鈣素1.5 IU/kg,一天一次
體腔內注射哈特曼氏液(Hartman’s solution)15ml/kg,直到血鈣值恢復正常
 雖然常見與補充過多維生素D3有關,但許多病例則是肇因於因為繼發了臟疾病,使得活性維生素D3(calcitrol)仍是在低值。這會導致副甲狀腺素大量產生接近了中毒的劑量,如此則併發了組織的異常礦物質化並且進一步造成臟更嚴重的傷害
 骨質石化症
 遺傳性異常,給予對症療法
肥大性骨病
 給予對症療法
 通常已到了疾病末期
 嚴重寄生蟲感染
 敗血性關節炎
 以外科方式檢查以及治療。可能會需要部分或是整體的截肢。在此需考量增殖性心內膜炎發生的潛在風險
瘍、骨髓炎以及肌肉
 適當的抗生素療法
 如果傷口面積過大則考慮截肢
脊椎硬化症(spondylosis)-沒有治療方法
脊椎
 適當的抗生素療法
 考慮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如一到兩天投與一次meloxicam 0.2mg/kg(如可在綠鬣蜥使用)
脊椎側彎/脊椎後彎/尾部垂
 在此無特異性療法
 評估潛在性代謝性骨病的可能
 睫角守宮可能會發生有該問題卻沒有代謝性骨病的狀況,這時可能是類似肌肉萎縮(mascular-dystrophy-like)方面的問題
 尾部垂是一個後天性的問題,可以在某些樹棲型的蜥蜴身上看到,這有可能和長時間在完全與地面垂直的表面,用頭朝下的姿勢休息所導致,如棲息在飼養箱、爬缸的側邊壁面等。這類問題並不一定和代謝性骨病有關,也有可能是因為尾部的肌肉神經組織,或是骨骼等硬組織受到尾部本身的重量所帶來的機械性的壓迫所導致,進而造成骨盆骨或是薦骨的異常
肥大性肺因性骨病(hypertrophic pulmonary osteopathy)
 可能和多重器官的異常有關,預後須非常謹慎評估
腫瘤
 在可能的條件下,進行手術切除,如四肢遠端的截肢手術等
預防控制方法: 1.飼養管理
a.確定是否有充足且適當波長的光照、定期的更換燈泡、提供適宜的食物及鈣質、同種內(intraspecific)或物種間(interspecific)的互動關係皆可能影響取食、補充鈣質的程度,甚至是日照的地點也可能有被領域行為所影響
2.放射線檢查
a.病理性(代謝性骨病或是腫瘤)或是創傷性骨折
b.骨溶解(骨髓炎、骨髓瘤或是骨肉瘤)
c.纖維性骨營養不良(fibrous osteodystrophy)(代謝性骨病)
3.其他代謝性骨病的症狀,骨質密度降低或是皮質骨變
a.纖維瘤或是其他腫瘤
b.肥大性骨病
c.骨質石化症-骨頭變得極
d.敗血性關節炎
e.痛風-透射性(radiolucent)的尿酸堆積
4.常規血液學及血清生化學檢查
a.血中維生素D3含量:鬆獅蜥(Pogonids)正常值:105nmol/L;綠鬣蜥正常值:265nmols/L
b.血液總鈣值、離子鈣值以及磷值
c.高磷血症(性繼發性副甲狀腺亢進)
5.微生物培養以及敏感性試驗
6.脊椎炎(spondylitis)以及骨髓炎
7.細胞學檢查(FNA)
8.內視鏡
9.組織生檢採樣
10.超音波檢查
相關圖片:
大守宮因代謝性骨病引起的脊椎彎曲。
綠鬣蜥因嚴重代謝性骨病引起的下顎腫脹。
在X光片下可見脊椎彎曲的情形。
參考文獻:
參考連結: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