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搜尋
背鰭 相關疾病資料
水生動物 展開

生物分科 展開

臨床症狀 展開

病灶分佈 展開

病灶大小 展開

病灶特徵 展開

病灶顏色 展開

病灶形狀 展開

病灶結構 展開

病灶程度 展開

病灶時程 展開

病因分類 展開

水質 展開

季節 展開

病理變化 展開
現在位置:
首頁
>
病灶部位
>
背鰭
共有:12 筆資料
序號瀏覽人數疾病名稱
1 6759
冷水病
病原型別:細菌 病原環境:淡水 學名: 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 病名(及俗名):Cold water disease;fin rot;peduncle disease 最早發現者: Borg(1948)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革蘭氏陰性桿菌, oxidase陽性,catalas陽性,phosohatase陽性,ribonuclease陽性,好氧,直徑大小為1- 5 μm (Leadbetter, 1974;人畜共通:非人畜共通Bernardet et al., 1996) ...more
2 14329
淋巴囊腫病
病原型別:病毒 病原環境: 淡水、半淡鹹水及海水魚皆有感染紀錄(fresh-water, brackish and sea- water)。 學名: 病名:淋巴囊腫病 最早發現者:Lowe 1874 病原摘要:病毒顆粒為正20 面體大小於130-380nm 之間。病毒顆粒於外膜具有明顯之fuzzy filaments之結構。 人畜共通:不會 ...more
3 6419
廻旋病
1.病原:廻旋病是由腦碘泡蟲Myxobolus cerebralis)所引起的,為僅感染鮭鱒魚類的疾病,尤其是虹鱒及殺手鱒(rainbow trout & cutthroat trout)特別敏感。 a.分類:腦碘泡蟲屬粘液孢子蟲門(Myxozoa),粘液孢子蟲綱 (Myxosporea),雙殼目(Bivalvulida),碘泡蟲科(Myxobolidae),碘泡蟲屬 (Myxobolus)(黃旭田,1994)。碘泡蟲之孢子呈卵形或橢圓形,扁平,前端有2個極囊(polar capsule),每個極囊內含有纏繞成螺旋狀的極絲(polar filaments,直徑50 nm),極囊的開口有一個蓋子蓋住,當受到外界的刺激時,極絲自極囊射出,孢質(sporoplasm)中含有一個嗜碘泡(iodinophil)及二個胚核(amoebula nucleus)。(Grabda, 1991)(參下圖) b.繁殖:可分為三期: (a)芽胞性生殖(sporogony):在有性生殖期之後立即發生,由無性生殖所組成,產生大量的生殖芽胞(sporozoites)。 (b)裂體生殖(schizogony):生殖芽胞發展成另一個無性生殖,為無卵核發育merogony)又稱為裂體生殖。 (c)有性生殖(gametogamy or gametogony):裂殖體可變成配子,進行有性生殖,為有性生殖期。 c.生活史:腦碘泡蟲的生活史非常複雜,需要有二個宿主,一是貧毛類蠕蟲tubifex(Tubifex tubifex),另一個宿主是鮭鱒類魚類: (a)tubifex蟲:它是蚯蚓的近親,非常小,長度大約只有1/2英吋,居住在湖泊或溪流的底泥中,很廣泛地分佈在全世界。在寄生蟲的生活史當中,其發育成各種型態,其中二個感染的孢子型態稱為粘液孢子(myxospore)及放線孢子(actinospore),即triactinomyxon(TAM),myxospore很小,呈圓形,當感染的魚隻死亡腐敗,myxospore釋出被tubifex蟲攝入,在tubifex蟲的腸內很快地複製,變成另一形式的孢子TAM,TAM從tubifex蟲釋出進入水體,當接觸到具感受性的魚類時,侵入魚體內。 ...more
4 26913
錨蟲感染症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寄生蟲 病原環境:淡水 學名:主要感染品種為 Lernaea cyprinacea 病名(及俗名):錨蟲(anchor worms),又稱箭蟲或針蟲 最早發現者: OIE狀況:表列(Listed) 病原摘要:錨蟲為撓腳類之寄生蟲可感染多種淡水魚種,蟲體須經過metamorphosis 之後才會成蟲 人畜共通:No ...more
5 6367
維他命 E缺乏症
一般而言,維他命 E的代謝與Se的代謝有關。Tocopherols是由一群相近似的化合物構成,它同時具有抗氧化及生理上的功能。本群中生物活性最高的為α-tocopherol。在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魚類完全飼料中,通常均添加過量的維他命 E,因為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因此當部分飼料氧化時,它除了能扮演抗氧化角色,尚能提供正常生理所需的量。一般飼料均加保護型的維他命 E(α-tocopherol acetate),避免在儲藏時被氧化。維他命 E的主要功能為扮演對抗由氧化作用產生的自由基。透過提供質子給帶電的自由基,可中和自由基的毒性。通常在活組織內,維他命 E可透過含有Se的機制再度恢復活性。但是當魚類吃到含有氧化脂肪的飼料時,此種自然維他命 E再生系統則趕不上消耗掉的維他命 E時,細胞膜會加速的耗損。在大多數動物維他命 E缺乏症狀均跟運動有關;但在魚類有時繁殖的過程也會引發本病。 ...more
6 3709
蛇的生殖系統疾病
可在後側體腔觸診到蛋的存在、肌肉緊張(straining) 、狀況不佳(poorcondition) 、肥胖(obesity) 、脫水(dehydration) 、一個或兩個大且腫脹的棘突狀構造於泄殖腔外(半陰莖脫出(Prolapsed hemipene))。 ...more
7 7033
蛇的消化道疾病
口炎(Stomatitis)─各種的革蘭氏陰性菌,特別是產氣單胞菌(Aeromonas)、假性單胞菌(Pseudomonas)變形桿菌(Proteus)與摩根氏菌(Morganella)  下頜的蜂窩性組織炎(Intramandibular cellulitis) (假性單胞菌(Pseudomonas)與產氣單胞菌(Aeromonas))  毒液腺感染(Venom gland infection )(毒蛇) ...more
8 8182
甲魚分枝桿菌
分枝桿菌症於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是一古老的傳染病,通常分枝桿菌會造成肉芽腫嚴重反應,但偶爾可由非肉芽腫病變部位分離出Mycobacterium spp.。 ...more
9 4453
甲魚虹彩病毒
虹彩病毒屬的虹彩病毒病無封套,為雙股螺旋的DNA病毒,大小為120 nm 到300 nm,並且複製於細胞質內。 ...more
10 5666
中華鱉虹彩病毒病
病原摘要:
中華鱉病毒(TSV),病毒類粒呈正二十面體,無囊膜,直徑約為30nm,病毒結構蛋白由5條多?組成,分子量分別為85、60、55、18及12kb,其中以18kb含量最多,其次為12kb。人工接種於3至4天後,鱉體表開始顯現出血點,4至5天開始死亡,2至3周內全部死亡。病毒對氯仿、酸(PH3)、鹼(PH9)、200mg/l 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或加熱60℃15分鐘敏感;病毒在1分鐘溶液內含有150mg/l chlorhexidine(0.75% NolvasanR)、180mg/l次氯酸鈉(3% bleach)或200mg/l 過一硫酸鉀(potassium peroxymonosulfate, 1% VirkonR) 不活化。

人畜共通︰無〔中華鱉,Pelodiscus(Trionyx)sinensis, 屬於爬虫網、龜鱉目(Testudinata)、(有11屬, 鱉科(Trionychidae)、鱉屬(Trionyx)〕

...more
11 5831
脊龍蝦乳樣血淋巴症或稱乳樣血淋巴綜合症候群
...more
12 23319
早期死亡綜合症或急性肝胰臟壞死綜合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