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搜尋
黴菌 分類目錄有
Aphanomyces astaci (2)
Achlya spp. and Saprolegnia spp. (1)
Ichthyophonus hoferi and I. gasterophilum (1)
水生動物 展開

生物分科 展開

臨床症狀 展開

病灶部位 展開

病灶分佈 展開

病灶大小 展開

病灶特徵 展開

病灶顏色 展開

病灶形狀 展開

病灶結構 展開

病灶程度 展開

病灶時程 展開

水質 展開

季節 展開

病理變化 展開

環境 展開

餵飼 展開

生理狀態 展開
現在位置:
首頁
>
病因分類
>
黴菌
共有:26 筆資料
序號瀏覽人數疾病名稱
1 36219
水黴菌感染症
病原型別:黴菌 病原環境:淡水及淡鹹水 學名:Achlya屬 及Saprolegnia屬 病名(及俗名):Typical water mold infection,Saprolegniosis,Oomycete infection 最早發現者:最早由Tiffeney (1939) 發現。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水黴菌是目前淡水及淡鹹水魚最常見的黴菌病原。主要病原來自卵菌綱(Class Oomycetes)、水黴菌目 (Saprolegniales)、水黴菌科(Saprolegniaceae)下的綿黴菌屬(Achlya)及水黴菌屬(Saprolegnia)兩屬。水黴主要是一種利用腐敗有機質為食物的機緣性腐生病原。最常分離到的水黴菌為:Saprolegnia parasiticaS. diclina...more
2 10613
流行性潰瘍症候群 (真菌性肉芽腫病)
病因:Aphanomyces invadans 症狀:是由黴菌Aphanomyces invadans引起体表潰瘍的疾病併發機會性病原Aeromonas hydrophila and A. sobria混合感染導致大量死亡.通常是季節性疾病感染淡水魚和半鹼水魚 魚種:鯡魚 (menhaden) 等。 ...more
3 11015
魚孢黴菌症
1.病原型別:黴菌(Fungus) 病原環境:海水淡水(marine, freshwater) 學名:Ichthyophonus hoferi 病名(及俗名):魚孢黴菌症(Ichthyophoniasis) 最早發現者:Hofer et al.(1893)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在病魚組織中可同時存在本病原生活史中的幾個不同型態之菌體變化,但以多核球狀體(multinucleate spherical body)或稱為合孢體最易觀察與存在;是由菌體細胞核直接分裂增加核數,細胞壁一面肥與增長,而發育成數十到一百個左右之多核球狀體,如果是侵害稚魚,其多核球狀體直徑大小約20-125µm,感染一年魚之病魚,直徑約40-140µm。 人畜共通:No ...more
4 10113
螯蝦瘟/小龍蝦瘟疫
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黴菌 病原環境:淡水 學 名:Aphanomyces astaci 病名(及俗名):Crayfish aphanomyciasis, La peste, Krebspest, Kraftpest. 最早發現者:Schikora 1906 OIE狀況:表列(Listed) 病原摘要: 小龍蝦瘟疫(Crayfish Plague)是所有非北美洲來源螯蝦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其病原為一種屬卵菌綱(Oomycetes)之黴菌Aphanomyces astaci ,其生殖菌絲不分隔(節),但具多分支,菌絲寬度約為7~9 µm,非人畜共通傳染病。 ...more
5 6892
膿疱症
形成疱的原因多元,感染性的病原如細菌黴菌寄生蟲及包埋於組織間的異物,這些病原或異物若未清除,會造成滲出液的堆積,堆積的滲出液則會刺激纖維素性<的外鞘生成,最後堅硬的纖維性的外壁會包覆整個疱。在爬蟲類提供外源性病原入侵的通道包括皮膚、消化道、或肺,一旦病原進入體內,便可藉由血行擴散至任何器官。 健康的爬蟲類可以抵抗輕微的感染而無明顯的長期副作用,但在體質不佳的爬蟲類則會造成危害,不良的飼養管理尤其是個指標。 ...more
6 8366
脫皮障礙
主要造成動物出現脫皮異常的原因主要有: 1.不適合的生活環境條件。對於爬蟲類動物,生活環境的溫度溼度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在太冷的環境會使得動物的代謝下降,延長脫皮的時間。 2.年齡通常年輕的動物脫皮頻率會比老年的動物來的高。 3.人為的過度干涉,有時飼主的過度幫助脫皮,反而會造成動物的脫皮過快,對動動物的皮膚造成損傷。 4.感染(病毒細菌黴菌寄生蟲)。 5.外傷所造成的結痂,造成動物脫皮異常...more
7 14037
代謝性骨病
病因: 不均衡的營養以及不正確的飼養管理所造成。最常見的就是長期缺鈣或維生素D3,不正常的飲食鈣磷比(磷過高或曝曬於紫外線的時間不足。 症狀: 長骨及下顎骨變腫脹、長骨和脊椎的病理性骨折、肩胛骨水平翻轉、強直痙攣、過度反射、泄殖腔脫垂、厭食、不能走動和生長停滯。 ...more
8 6612
壞死性口炎
病因: 因口腔創傷或腫瘤、牙齒或齒槽受傷、不當飼養環境、營養缺乏、寄生蟲感染、尿酸鹽異常沉積、病毒黴菌細菌的原發或二次性感染。 症狀: 厭食、流涎、齒槽發炎、聲門發炎、上顎發炎、唇部發炎及口腔出血或黏膜帶有< 出血斑點、口腔潰瘍口腔">化。嚴重上行或下行感染可能併發呼吸道疾病、眼睛疾病或骨髓炎,最終導致敗血症死亡。 ...more
9 15927
肺炎及下呼吸道感染
病因: 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 症狀: 陸龜的呼吸道感染症狀包括沉鬱呼吸困難、伸長頸部張口呼吸、鼻分泌物(通常出現在上呼道疾病,較少出現於肺炎)、脫水和發紺。在水龜可能在水中具肺炎的體側較重,會導致泳姿傾斜並減少待在水中的時間,蛇類頭部可能貼著飼養箱的缸壁頂端幫助呼吸。 ...more
10 8198
殼的淺層與深層潰瘍
病因:感染、營養不良以及外傷為最常見的原因。通常感染的主因可以區分細菌性與黴菌性的兩種。偶有發生健康水龜的病例,大都與飼養的環境水質不良有關。 症狀:病患呈現衰弱,精神、食慾不佳;背甲的殼顏色呈黃褐色,且按壓時呈鬆狀,甚至可能出現膿瘍情形。 ...more
11 4595
嘔吐和逆流
病因:引起消化道不適的任何原因都有可能引起。 ...more
12 6545
海龜纖維性乳突瘤症
病因:疱疹病毒,但尚未建立其與此科病毒之親緣關係。 症狀:環狀、乳突狀圓形皮膚病灶及肺部、眼睛、氣管的潰瘍灶和內在外在的纖維性乳突瘤增生...more
13 11792
蛙壺菌
病因:蛙壺菌Chytrid fungus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感染 症狀:耗弱、厭食、腹部膨大、體色暗沈、姿勢及反射異常神經症狀等非特異性症狀以及腹部及後肢內側皮膚呈現局部區域潮紅、有時表面有白色黏液包覆。 ...more
14 7237
蛇的呼吸道疾病
鼻分泌物/鼻炎、張口呼吸、式或不正常的呼吸音、聲門周圍或近端氣管內的分泌物。務必與食道分泌物(炎/腸炎)或口炎的分泌物區分清楚,有時可能同時發生。蛇會分泌且高黏性的黏液,在其飼育的空間中可發現一團團的黏液塊。蛇不大會咳嗽且氣管相當長,因此當有黏液卡住時是相當嚴重的,可能需要氣管灌洗。另外也會有鼻孔阻塞及突然死亡情形。 ...more
15 6956
蛇的消化道疾病
口炎(Stomatitis)─各種的革蘭氏陰性菌,特別是產氣單胞菌(Aeromonas)、假性單胞菌(Pseudomonas)變形桿菌(Proteus)與摩根氏菌(Morganella)  下頜的蜂窩性組織炎(Intramandibular cellulitis) (假性單胞菌(Pseudomonas)與產氣單胞菌(Aeromonas))  毒液腺感染(Venom gland infection )(毒蛇) ...more
16 4731
蛇的神經系統疾病
病毒包涵體病(Inclusion body disease(IBD),C型反轉錄病毒(C-type retrovirus)所造成) 里奧病毒(Reovirus) 副黏液病毒(Paramyxovirus) Lentivirus ...more
17 5173
蛇的眼科疾病
蛇的角膜有一層由上下眼瞼融合而成的透明保護膜,其視網膜雖具有錐狀細胞(cone)與桿狀細胞(rod),但缺乏中央小窩(fovea)的構造。 蛇具有相當發達的哈氏腺(Harderian gland),其分泌物除可提供潤滑的功能外,也會流入費洛蒙鼻嗅器(Vomeronasal organ)。 眼睛後房的檢查相當困難,主要是因為虹膜的肌肉為橫紋肌且部分可受隨意自主控制,因此副交感神經阻斷劑(parasympatholytics)如:atropine與擬交感神經藥(sympathomimetics)如:phenylephrine皆無效果;也由於其角膜有一層由上下眼瞼融合而成的透明保護膜,此保護膜也會阻礙非副交感神經阻斷性散瞳劑(non-parasympatholytic mydriatics)如:vecuronium吸收。詳細的眼科檢查建議在暗室中或全身麻醉下進行。 ...more
18 7934
蜥蜴心臟血管和血液相關疾病
病蜥蜴可見嗜睡、精神和活動力低下、食慾不振、水腫(好發咽部水腫)、黏膜蒼白、眼球突出症、肝臟腫大等症狀。有接觸或誤食螢火蟲病史之蜥蜴可能出現張口、點頭、體色黯沉、呼吸困難和死亡之症狀。患有嚴重心臟病如心內膜炎之病患在聽診時可聽見心雜音,但大部分病患心音無明顯異常。敗血性血栓症會造成肢端末梢壞死病變。 ...more
19 4735
蜥蜴肝臟疾病
患有肝病的蜥蜴臨床上可見嗜睡、精神和活動力低下、食慾不振、 嘔吐體腔腫大、咽喉水腫黃疸、排泄黃色尿酸鹽、出現神經症狀、出血點或出血斑(腺病毒感染)和凝血功能異常等症狀 ...more
20 41962
蜥蜴的皮膚疾病
病因: 脫皮不順(dysecdysis)  溼度太低  其他環境因子—不當的光週期、溫度還有營養狀況等  飼養環境不適當,沒有可協助脫皮的擺設物品  體外寄生蟲,如蛇蝨等 ...mor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