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搜尋
實質器官 相關疾病資料
水生動物 展開

生物分科 展開

臨床症狀 展開

病灶部位 展開

病灶分佈 展開

病灶大小 展開

病灶特徵 展開

病灶顏色 展開

病灶形狀 展開

病灶結構 展開

病灶程度 展開

病灶時程 展開

病因分類 展開

水質 展開
現在位置:
首頁
>
病理變化
>
實質器官
共有:2 筆資料
序號瀏覽人數疾病名稱
1 12955
魚類立克次體症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細菌 病原環境:淡水及海水 學名:Piscirickettsia salmonis 病名(及俗名):Salmonid rickettsial septicemia (SRS), Coho salmon syndrome 最早發現者: Bravo等(1989).在智利發現本症,Fryer 等(1990, 1992)分離及正式命名。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革蘭氏陰性、營養需求高、絕對魚類細胞質內生長的細菌。親緣關係上,它與Coxiella 及 Francisella 有些微親緣關係。. 命名沿革:最早由Fryer 等(1992) 命名 。 ...more
2 5258
梭黴菌毒素中毒
1.Fusarium屬黴菌產生之毒素所造成之中毒,稱為梭黴菌毒素中毒,梭黴菌的毒性代謝產物受其所寄生的物質之成分及所在環境的狀況影響。其對飼料的污染,經常是在飼料穀物生長的季節侵襲作物,也在飼料貯存及製成粒狀的過程寄生,當梭黴菌寄生在這些物質時,製造梭黴菌毒素,主要為T-2毒素(12,13-epoxytrichothecen)。鯉魚是對此毒素最敏感的魚種,其曝露72小時的致死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46mg,虹鱒為6.1mg/kg。 2.症狀:鯉魚口服T-2毒素致死劑量,表現出沈鬱、對刺激缺乏反應、呼吸加速、體色變黑停止攝食,排泄出未消化的食物,後來被長條狀的白色粘液取代,魚隻貼近水面喘氣,隨後運動失調、動作不協調,最後停止移動及死亡。 3.解剖病變:體色變黑及鰓水腫及大理石樣,體腔內的血管嚴重地充血實質器官的顏色及大小改變,消化道的粘膜發炎,可見點狀出血。若長期持續性地施予次致死濃度的T-2毒素加其他梭黴菌毒素,會造成鯉魚沈鬱、排泄出半消化的食物、減少攝食,增重大幅度降低。(Svobodová & Ruprich, 1991)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