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搜尋
Pleistophora anguillarum 相關疾病資料
水生動物 展開

生物分科 展開

臨床症狀 展開

病灶部位 展開

病灶分佈 展開

病灶大小 展開

病灶特徵 展開

病灶顏色 展開

病灶形狀 展開

病灶結構 展開

病灶程度 展開

病灶時程 展開

水質 展開

病理變化 展開
現在位置:
首頁
>
病因分類
>
寄生蟲
>
Pleistophora anguillarum
關於Pleistophora anguillarum...
共有:2 筆資料
序號瀏覽人數疾病名稱
1 14602
鰻魚凹凸病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寄生蟲 病原環境:淡水、淡鹹水及鹹水 學名:Pleistophora anguillarum 病名(及俗名):Beko Disease 最早發現者: Hoshina(1951).在日本鰻發現本症。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本孢子為長卵圓形,後部有個佔全長2/3長度的空泡。孢子大小為2.4 um x 7.8 um。 病原分類: 微孢子門 (Microspora)、微孢子目(Microsporida)、Pansporoblastina亞目、Pleistophora屬、anguillarum種。 別名:Plistophora anguillarum ,Heterosporis anguillarum 命名沿革:最早命名為Pleistophora anguillarum (1959),後來Lom等(2000)依據超顯微結構建議改歸類於另一屬Heterosporis。 疾病特性: (感染組織及器官:感染路徑、好發組織器官、宿主) 目前證實水平感染,主要感染日本鰻。人工感染,其感受性依次為鱸鰻(Anguilla mormorata)、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美洲鰻(Anguilla rostrata)。本症主要感染橫紋肌。體液免疫方面,感染凹凸病原蟲後之日本鰻線在第 6週才有較明顯的抗體陽性 ...more
2 21649
微孢子蟲感染
病原型別:原蟲 病原環境:海水 淡水 學名:目前發現感染魚類之微孢子蟲之種類相當繁多如本省發生於鰻魚凹凸病之Heterosporis anguillarum (之前命名為Pleistophora anguillarum)、 發生於香魚(ayu)的 Glugea plecoglossi、發生於Salmonids 之Loma salmonae 或發生於yellowtail 的 Microsporidium seriolae 等 病名(及俗名):鰻魚凹凸病 (洪 1984)、beko disease (Egusa 1982)等。 最早發現者:Matsubayashi et al 1959 最早報告人感染微孢子蟲病例 OIE狀況:非表列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