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代碼:
|
DIS00209
|
建立日期: |
2009/12/14
|
更新日期: |
2009/12/14
|
作 者:
|
謝嘉裕
|
中文病名:
|
阿米巴原蟲感染症
|
英文病名:
|
Amoebosis
|
疾病描述:
|
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寄生蟲
病原環境:淡、海水
學名:Amoebosis
OIE狀況:非表列
人畜共通:非人畜共通
病原分類
Eukaryota; Amoebozoa; Tubulinea; Euamoebida; Tubulinida; Amoebidae
別名:
命名沿革:
病原摘要:
此類寄生蟲型態為ㄧ小卵圓型阿米巴藉以微細的體型變化來進行移動,它有ㄧ透明的寬偽足,大而緻密的核,厚的核膜且外質摺皺,其大小為31.0μm × 23.1μm。
疾病特性、感染組織及器官:
受阿米巴感染頻死的魚呈現運動遲緩,經常聚集在養殖池表面或箱網的角落並呈現鰓蓋外開症狀,有些病魚會有呈現厭食與血鈉升高的症狀。主要原因是因阿米巴感染後刺激鰓上皮增生,導致次級鰓薄層融合壞死與鰓薄板突出有關。
此外,在感染的期間會造成大量的黏液分泌細胞增加和氯細胞的數量減少。在虹鱒和銀鮭魚,阿米巴似乎只寄生於次級鰓薄板中,引起細胞增生造成鰓絲和鰓薄板連接處變短融合,有些鰓薄板變短且異常變寬。魚類死亡原因推測與鰓部上佈滿阿米巴造成呼吸障礙和窒息有關。在感染的帝王鮭魚,阿米巴不只感染鰓薄板也感染魚的鰓絲,造成感染的組織壞死、空泡化和增生,被細菌和吸蟲感染的魚容易受到阿米巴的感染。
在歐洲和南美洲,許多阿米巴已經證實在魚類的內臟器官被發現過,大部份報告過的全身性阿米巴沒有完整的證明。急性感染的魚臨床症狀呈現瘦弱和顯著的腹水症,經常見到的有魚鰭、背部和腹部表面會有出血,鰓部嚴重的腫脹,初級腮板與次級鰓板融合和粘連,受感染魚隻的肝臟、脾臟和腎臟顏色明顯改變,魚縹偶見出血(Nash et al., 1988)。Davis分別曾於1926及1946年,描述在美國的鮭魚苗的腸道黏膜中發現Schizamoeba salmonis,在胃部和腸道也發現其囊胞。當魚感染阿米巴鰓病時導致全身性阿米巴的原因尚不明瞭。目前無有效的化學療法和寄生蟲控制的方法。
Taylory於1977年曾發現大量的棘狀阿米巴 (Acanthamoeba spp.)出現在吳郭魚的腹腔液體、腸黏膜和鰓部,並相信此棘狀阿米巴的感染與吳郭魚死亡有關。但是感染試驗下,取分離自受感染紅眼黑鱸(Micropterus coosae)脾臟之棘狀阿米巴接種到魚體,結果造成全身性感染,但無死亡率。根據Nash於1988年報告,在德國的某一循環水養殖之歐洲鯰魚場,水溫介於24-26℃,發現類棘狀阿米巴(Acanthamoeba-like amoeba)感染症並造成嚴重的增生鰓病及全身性肉芽腫感染症,又因伴隨水質不佳和細菌的感染,造成約30%的死亡率 (Nash et al., 1988)。
Schaperclaus 這位學者於1986年的報告認為Plehn於1924年在歐洲虹鱒和紅點鮭的腎臟所發現的阿米巴原蟲,應該與造成魚的高死亡率有關連性。該寄生蟲很小(約20um)導致腎臟炎症反應,臨床症狀包含惡病質、水腫、角膜和水晶體模糊、視網膜剝離和失明。Voelker等人於1977年曾發現致病性阿米巴原蟲(Family Hartmannellidae)感染金魚 (朱文錦),造成感染的魚體腔、肝、骨骼肌、魚膘和小腦腦膜發現大型肉芽腫,臨床症狀包含嗜睡、厭食、和腹部膨脹,有時此疾病會造成高死亡率。
疾病型態及流行病學:
阿米巴鰓病在魚不常見,但曾在歐洲、南美洲、澳洲等被報導過,自由營生的阿米巴原蟲造成疾病的原因尚未知。然而有些魚的鰓部受阿米巴感染同時也會有細菌感染,因此推測阿米巴是繼發性的感染。Thecamoeba hoffmani 曾見於虹鱒魚苗(O. mykiss)、銀鮭魚魚苗(O. kisutch)與帝王鮭魚苗(O. tshawytscha)的鰓部,受感染的魚苗呈現沉鬱、垂死症狀,此疾病在美國的華盛頓州奧勒岡州及密西根州常可見到本病。Paramoeba pemaquidensis在英國哥倫比亞、加拿大的海水箱網養殖場中的銀鮭魚鰓部曾被發現。此外,在澳洲東南方塔斯梅尼亞島(Tasmania)的大西洋鮭魚和虹鱒中亦曾發現且被推測類似的寄生蟲。P. pemaquidensis在麥芽酵母萃取物及含有Klebsiella細菌的海水物質下可以生長的很好,在實驗室的環境下阿米巴無法於銀鮭魚身上造成疾病。此寄生蟲可存活於魚體和水族箱底部碎石粒上至少持續四週。
|
診斷方法:
|
一級初步診斷:
在現場診斷上主要是觀察鰓部黏液樣附著物形成是否增加(Alexander, 1991)。但在罹病鱒魚,鰓部外觀肉眼病變並不顯著(Dykova and Novoa, 2001)。
二級初步診斷:
進一步診斷方法將大量的黏液收集後給以海水清洗置於濕潤盤中放置30分鐘,使其裂殖體黏附在玻片上並利用Davidsion’s固定後以H&E染色福爾根染色(Feulgeu stain)或DNA染色後置於光學顯微鏡下觀察。
一級確定診斷:
鰓部進行濕壓片在進行免疫螢光抗體試驗(IFAT)(Howrd and Carson,1993)。免疫墨點法(dot-blot)(Douglas-Helders et al., 2000,2001)。
二級確定診斷:
鰓部製作組織切片進行組織學觀察。
三級確定診斷:
PCR檢查目前已有95%準確性(Wong and Elliot, 2000; Elliot et al., 2001)與多株抗體檢查(Howard and Carson,1993)。
|
治療方法:
|
1.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利用新鮮的淡水浸泡2~6小時(Foster and Percival, 1988)。
2.據Munday等人於1990報告藉由淡水浸泡後可有效降低鰓部上阿米巴原蟲數量、去除鰓部上之海水穩定性黏液與減少引起高血鈉症等外來因素。
|
預防控制方法:
|
1.目前尚無完全有效的方法。
2.飼養期間採用”統進統出”方式。
|
相關圖片:
|
|
參考文獻:
|
Fish diseases and disorders. 1nd ed. P.T.K Woo. 1995.
Fish diseases and disorders. 2nd ed. P.T.K Woo. 2006.
|
參考連結:
|
|
檔案下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