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l 與水生動物疾病召集人陳媺玫副教授聯絡
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
單殖類吸虫感染症
疾病代碼: DIS00222
建立日期: 2009/12/14
更新日期: 2015/01/09
作 者: 黃旭田
中文病名: 單殖類吸虫感染症
英文病名: Monogeneans infestation
疾病描述: 病原:吸蟲(Trematoda)
病原環境:海水、半淡鹼水及淡水(marine、brackish & freshwater)
學名:單殖類吸虫(monogeneans)有有數千種類主要感染養殖及野生海水淡水魚體之部、皮膚及各鰭部,有些品種可寄生兩棲龜類之口腔與膀胱,有極少數種屬則寄生於魚類腸及體腔,如寄生於慈鯛魚類Etroplus suratensis 中的腸環虫(Enterogyrus spp.)或寄生於義大利菱鯛科Caproidae魚類中的副雙絞穴虫(Paradiplectanotrema spp.)。另有一種單殖類感染頭足類(cephalopods,體動物),另有一品種(Oculotrema hippopotami)感染河馬(hippopotamus)眼睛;同樣有少數屬種寄生於淡水魚虱上的後環指虫(Metagrodactylus spp.);故其學名無法統一描述,以下將重要常見海水淡水單殖類吸虫陳述於後。
病名(及俗名):單殖類吸虫感染症(momgeneans infestation)
最早發現者:人類所發現第一種單殖吸虫是Muller在1770於丹麥Hippoglossus vulgaris魚體上發現,當時以為是一種水蛭,並命名為Hirudo hippoglossi ;直到1818年,才由Blainville訂正,命名為內吸虫(Entobdella hippogossi)。
OIE狀況:有一種單殖類大西洋鮭魚三代虫(Gyrodactylus salaris.

病原摘要:
單殖類吸虫身體較小,體長0.15~20mm,個別可達3cm,淡水種類大多數體長在0-5cm以下,如指環虫類(Dactylagyrus spp.)超過1mm者不多見。身體形狀不一,有指狀、尖細葉片狀、橢圓、圓盤狀或圓柱狀等外表形態;一般淡水品種其體形較單純,海水種類形態較為多樣性變化。體表通常無棘,但有時具有乳狀突起,或某些種類的體側、背面具刺或體表有皺褶。特別注意,有些品種之後固著器(opisthaptor)上,由幾丁質小片所構成的鱗盤,主要以鱗盤科(Diplectanidae)為主,其鱗盤可分squamodisc及lamellodisc;一般固著器可分前固著器(prohaptor,前鋏)與後固著器(opisthaptor)為主要固著器官。一般前固器有一些種類具有包圍著口器的吸盤(sucker),更多種類具有頭器,頭器含有腺體,可分泌粘液;前固有器的功能,便於虫體取食物時吸著之用,再者作為虫體運動之用。
後固著器結構較為複雜,為分類上重要依據之一,結構簡單的固著器為肌質,無幾丁質結構;但大多數種類,均有結構不同的幾丁質裝置,大致可分為幾種類:
(1)後固著器上主要幾丁質結構為數目較多,而大小不同,形態有異的錨鈎(anchors)和聯結片(bars)。
(2)後固著器主要幾丁質結構為吸鋏(clamps),但或多或少保留著幼虫期的錨鈎,或不保留幼虫期的錨鈎結構。
(3)後固著器分為多室,每室有單獨的吸著作用;分隔常作輻射排列,有時其上尚有不同裝置的幾丁質結構包括幼虫期殘留下來的錨鈎等。
依其後固著器的構造而將單殖吸虫,分為兩大亞綱,單後吸盤亞綱〔Monopisthocotylea;或多鈎亞鋼(polyonchoinea,至少有45科)〕、多後吸盤亞綱〔polyopisthocotylea,或多口亞綱(poly stomatinea)、或寡鈎亞綱(Oligonchoinea);至少有25科〕這兩亞綱的區分大致為:
單後吸盤亞綱(Monopisthocotylea)
(1)後固著器單一組成(opisthaptor single unit)
(2)缺乏口吸盤(oral sucker)
(3)一般具有眼點
(4)經常缺乏生殖腸道(genitointestinal canal)
多後吸盤亞綱(polyopisthocotylea)
(1)具複雜後固著器(opisthaptor complex)
(2)具口吸盤或其他類口吸盤構造
(3)缺乏眼點構造
(4)具有生殖腸道構造
此外,單殖類吸虫具有神經感覺器官、排泄系統(以焰細胞為主flame cells)、消化系統、生殖系統(雌雄同體,行自體或異體交配);而睪丸常為多數1-200,通常位於卵巢之後、腸支間;卵巢通常為一個,卵的結構常在兩極或一極俱有極絲,極絲有時很發達,特別是分室科(Capsalidae)之貝尼登虫類(benedeniines)最明顯,這與單殖類吸虫的生態特點有關,使虫卵便於飄浮、傳播,見圖1。

人畜共通︰無報告
2.病原分類︰
扁平動物門(Platyhelminthes)、Neodermata亞門(Subphylum Neoermata)、吸虫綱(Tremaroda)、單殖吸虫亞綱(Monogenea)、單後吸盤亞目(Monopisthocotylea),內以指環虫科(Dactylogyridea,至少有30屬以上)、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分室科(Capsalidae)、鱗盤科(Diplectanidae)、四鈎科(Tetraonchidae)、單杯科(Monoctylidae)等較為重要;而多後吸盤亞目(Polyopisthocotylea)則以多盤科(Polystomidae)及雙髻虫科(Sphyranuridae)為常見。

命名沿革︰
因為單殖類吸虫種類繁多,無法例舉清楚,以本虫當初被發現為依據描述;
Hirudo hippoglossi,Muller, 1776;Entobdella hippoglossi, Blainville;1818.

疾病特性
單殖類吸虫一般都具有很強的宿主特異性;大陸學者曉勤以陸水體典型之單殖吸虫錨首虫科、指環虫科、三代虫科、雙身虫科為例,研究宿主特異性,認為單殖吸虫的宿主特異性比其他分類地位更高的蠕虫(如複殖吸虫、線虫、甲殼類)等更強約75%單殖吸虫只能寄生在1屬的宿主上,如寄生鰱及草魚上的單殖吸虫各有一種,即鰱指環虫(Dactylogyrus hypophthalmichthys)及片指環虫(D. lamellatus),而寄生吳郭魚Tilapia spp., Oreochromis spp.)的單殖類吸虫以錨首科(Ancyrocephalidae)的兩個屬嗜麗魚虫屬(Cichlidogyras)、盾形片虫屬(Scutogyrus spp.)與寄生於石斑魚類之海盤虫,海盤虫屬為單殖吸虫的一個大屬,種類繁多,目前已知有100多種,主要寄生於養殖海水魚類,目前記載旳有石斑魚類,真鯛、平鯛、黑鯛黃鰭鯛、金帶笛鯛、勒氏笛鯛(鯛科、笛鯛科、羊魚科等)。養殖石斑魚類Epinephelus spp.),則被分室科(Capsalidae)之貝尼登虫(Benedenia)及新貝尼登虫(Neobenedenia);還有鱗盤科(Diplectanidae)內之鱗盤虫(Diplectanum spp.)、擬合片虫(Pseudorhabdosynochus spp.)及片盤虫(Lamellodiscus spp.)寄生。鰻魚類則專屬擬指環虫(Pseudodactylogyrus spp.)胡子鯰魚類Clarias jaensis, Clarias pachynema)則被Quadriacanthus spp.及Claridectes spp.寄生;依Koskivaaral et. al. 1992報告Rutilus rutilus部組織則被Dactylogyrus Paradiplozoon與Gyrodactylus三屬單殖吸虫寄生,而Bilong Bilong(1995)則觀察記載半鯛魚類Hemichromis fasciatus)被二屬單殖吸虫寄生,有嗜麗魚虫(Cichlidogyrus spp.)及Onchobdella spp.。
鮭鯉魚類(Characid fish)則專屬Annulotrema及Characidotrema二屬單殖吸虫寄生,而Afrocleidodiscus則寄於鮭鯉科(Characidae)及琴鮭鯉科(Citharinidae)。單殖綱之單後吸盤目亞及多後吸盤亞目,種類在千種以上,絶大都數是魚類的體外寄生虫。它們通常以其後固著器的幾丁質結構插入被寄生部位的組織,破壞皮膚組織,造成炎症,引起病變;或吸吮魚血、粘液,引發繼發性魚病;有時可導致魚苗大批死亡,但有少數種類寄生於甲殼綱(Crustacea)如寄生淡水魚虱上的Metagyrodactylus;一般以魚為主要寄生部位,有少數寄生於向外界開口的部位,如鼻腔、鰭、咽腔及尿囊等處。極少數種屬成為內寄生虫;寄生於魚體腔,如豚環虫(Enterogyrus popernai)寄生慈鯛科魚類Etroplus suratensis中或Enterogyrus cichlidarum內寄生於尼羅河魚(Oreochromis niloticus)及莫二鼻克吳郭魚(O. mossambicus)網杯虫(Pictyocotyle coeliaca)寄生於鰩魚(Raja naows體腔內,Protopolystoma spp.寄生於Xenopus的臟,Pseudodiplorchis americanus寄生於兩棲類膀胱。
單殖類吸虫是單性世代吸虫,生活史中沒有世代交替,除三代虫(Gyrodactylus)為胎生外,其他的單殖吸虫都是卵生。成虫通過自體或異體交配受精,然後產下的卵可能附著於宿主的寄生部位,也可能落入水中,在一定條件下,虫卵受水溫鹽度、粘液、溶氧、重力及光線的影響,特別是水溫對虫體產卵、孵化和纖毛幼虫的發育生長速率及幼虫與成虫的壽命都與溫度有密切相關。卵孵化出來可以自由游泳之纖毛幼虫,在水中活躍游動,並伺機感染宿主。感染宿主後遷移到時定的寄生部位,並在此生長發育為成虫,當成虫成熟產卵而開始下一輪的生活史,如在一定時間內,幼虫遇不到合適的宿主,就會自行死亡。
三代虫的生活史與一般單殖吸虫有些不同,因為三代虫為胎生,成虫體內一般已經有一個胚胎,胚胎內一般又有一個胚胎,所以得名為三代虫,幼虫剛產下時體內已有一個胚胎,胎生的特點使得三代虫產下後一般是感染母代所在的宿主;因此,三代虫在宿主種群中的傳播,一般被認為是通過宿主接觸而完成。
單殖吸虫之食物為寄生宿主的上皮細胞、腺體分泌物、血液中的一種或這幾種(因寄生虫不同而異)的混合物,不少單殖吸虫,如壞死指環虫(Dactylogyrus vastator)、四鈎科(Tetraonchidae)、鞋口科(Calceostomatidae)、單杯科(Monocotylidae)和一些較接近的科中之各個種卻以血液為食;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幾乎僅攝食粘液及上皮細胞,多盤科(Polystomidae)和雙髻虫科(Sphyranuridae)主要也以血液為食。許多進化地位較高等之單殖吸虫均以血液為食;因此,由寄生於皮膚之單殖吸虫多以血液為食,而寄生於部組織之單殖吸虫類有均等機會吞噬血和粘液。
至於單殖吸虫的壽命,Bychowsky(1957)認為一些單殖吸虫的壽命少於一年,如指環虫科(Dactylogyridae)和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中的大多數種類,亦有很多種可存活數年,如指環虫(D. iwanoni)至少二年;雙身虫(Diplozoon paradoxus)在第二年開始產卵,並且第一次產卵後至可存活一年以上。而鈎鋏虫(Mazocres alosae)(寄生於Caspian herrings)感染一年齡以上宿主,隨二年齡或三年齡宿主產卵死亡而死亡。在正常情況下,大部份壞死指環虫(D. vastator)可存活25~40天;然而也有些個體無疑可活過一個季,存活6~7個月;伸展指環虫(D. extensus)的整個生命周期(從產卵到老虫死亡),一般為42天。溫度是決定單殖吸虫繁殖代數的因子;當宿主死亡之後,寄生於上的單殖吸虫一般存活時間不長;但在魚體死之後24小時內仍可能找到存活之虫體,纖毛幼虫的壽命在不同種類之單殖吸虫有很大的差異,溫度約24℃時,Encotyllabe caballeroi和E. caranxi的幼虫在卵殼內可存活數周,溫度7℃時,E. hippoglossi幼虫可存活24小時;小鞘指環虫(D. raginulatus)之幼虫生命有較大的個體差異,當溫度約20℃時,有的纖毛幼虫在孵出後1小時內死亡,有的則可存活78小時。
單殖吸虫之分類各專家學者各有不同意見,特別在高階分類階元上並不統一,有的作為一個目,有的作為吸虫綱的一個亞綱、或獨立為一個綱,前蘇聯學者Bychowsky(1957)則歸類為一綱。
今以常見較重要之單殖吸虫作為簡單陳述以供參考,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張劍英等編著之魚類寄生虫與寄生虫病一書。
一、單後吸盤類(Monopisthocotylea)至少有42科虫體
1.指環虫科(Dactylogyridae Bychowsky, 1933),本科包括30個屬以上之單殖吸虫,為常見之單殖吸虫,指環虫(Dactylogyrus spp.)
為小型單殖吸虫,長度不達2mm,具1~3對頭器和在體前端兩對黑色眼點,後固著器具7對邊緣小鈎,1對中央具大鈎,聯結片存在,輔助片存在或缺,在第2對邊緣小鈎之側,有對針狀結構,輸精管一般環繞腸支,具儲精囊,陰道單個,幾丁質結構存在或附缺;本屬種類繁多,主要鑑定依據於中央大鈎的形態結構及其量度,聯結片與輔助片的大小形狀,交接器的型態及其度量,陰道之結構等。指環虫廣泛寄生於淡水魚類皮膚及鰭;有些虫種能造成魚類疾病,引起魚苗死亡。指環虫屬主要寄生於鯉科魚類,但也有資料記載可寄生於鯰類及鱸魚">鱸魚部組織,目前本屬大約有970餘種,且本屬大多數種類有明顯的特異性,登錄對宿主有強烈的選擇作用。
2.錨首虫科(Ancyrocephalidea Bychowsky & Nagibina, 1978);擬指環虫(Pseudodactylogyrus spp.)
基本虫體構造與指環虫相似,而主要區別在於聯結片的位置組成及只具1個前列腺儲囊,而且本虫具有7對胚鈎型的邊緣小鈎,1對特殊的中央大鈎,中央大鈎的內突基甚為發達。專主寄生鰻魚類部組織,如Pseudodactylogyrus bini
3.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 van Beneden & Hesse, 1863),三代虫(Gyrodactylus spp.)
虫體小而延伸,具1對頭器,後固著器有1對中央大鈎及背腹聯結片,含16個邊緣小鈎,無眼點構造,陰道及生殖腸管附缺,為胎生是本科之特徵;寄生於淡水魚類海水魚類皮膚。三代虫屬數目亦繁多,超過200品種,僅次於指環虫屬,關於虫屬分類,Malmberg, G. 1970曾作過詳細研究,依據它們的排泄系統及邊緣小鈎型態,來劃分為不同的亞屬與類群。
4.分室科(Capsalidae Barid, 1853)
(a)貝尼登虫(Benedenia spp.)
前固著器呈吸盤樣,並具兩對眼點,後固著器不分隔,但具3對形態各異的中央大鈎;咽平滑或為鋸齒狀。卵具極絲,陰道位亞中位,邊緣開口;主要寄生於海水魚類體表各處位,本省箱綱養殖海水魚類,石斑魚類均有被此虫、寄生之報導,如Benedenia epinepheli
(b)新貝尼登虫(Neobenedenia spp.)
與貝尼登虫構造相似,但區別於缺陰道結構,亦寄生於海水魚類體表各處,本省箱綱養殖之海鱺">海鱺(cobia)有被本虫感染之報告,如Neobenedenia girellae
5.鱗盤科(Diplectanidae Bychowsky, 1957)
(a)擬合片虫(Pseudorhabdosynochus spp.)
本虫的主要特點為交接器呈鼠形狀,後固著器具14個邊緣小鈎,2對中央大鈎,3根聯節片,背、腹各具1鱗盤,鱗盤由幾丁質小片構成,眼點1對;交接器幾丁質,由二部分組成,一部份呈鼠體形與之相連的另一部份為彎曲之幾丁質,寄生於海水魚類組織,本省養殖石斑魚類常被本虫屬寄生。
   (b)鱗盤虫(Diplectanum spp.)
具眼點2對,頭器發達,後固著器與前體部有明顯的區分,具2對中央大鈎,3根聯節片,背、腹各有1鱗盤,鱗盤由同心圓形排列的棘狀鱗或幾丁質小棒組成;本屬大部份寄生海水魚類,僅少數品種寄生淡水魚類,主要侵害魚種有鮨科石首魚科、魚刺科及鯛科魚類
二、多後吸盤類(Ployopisthocotylea)一至少有25種以上虫體。
1.八鋏虫科(Diclidophoridae Cerfontaine, 1895)如異溝盤虫(Heterobothrium spp.)
虫體呈紡錘形,後固著器以一細長部份與前體部相連,或不明顯;吸鋏4對、無柄,結構相似,但自前向後,變小;它由6片鋏片構成成,背腹後軸片、中後片、背腹後則片、前後中軸片與前軸片、前側片癒合為一片;卵具極絲、無陰道。寄生於海水魚類組織。
2.微杯虫科(Microcotylidae Taschenberg, 1879),如雙陰道虫(Bivigina spp.)
後固著器兩側對稱,吸鋏(clamps)數目多,同形;口吸盤具隔膜,陰道成雙(為本虫特徵)、有或無刺,生殖孔在腸叉之後,具Y形卵黃腺儲囊和卵巢重疊,寄生於海水魚類,如真鯛。

疾病型態及流行病學
大多數單殖吸虫種群具有季節變動,變動的情況很複雜,即使是同一屬不同種類,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別,並且感染率與豐度的變化;並不一定一致。Clabb(1997)認為影響種群季節變動的原因與水中溶氧量、水溫等非生物因子和宿主種類、行為、轉移、免疫等生物因子相互作用,其中以水溫影響最大。
人陸學者曉勤研究小鞘指環虫(Dactylogyrus vaginulatus)種群的季節變動,發現小鞘指環虫種群從每年季開始出現,到次年四月,其感染率與豐度均發展到高峰,此後豐度隨著水溫的上升而迅速下降,到6月上旬種群消失。
單殖吸虫對宿主的感染有二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由自由游動的纖毛幼虫(oncomiracidium,幼虫身上有纖毛5簇,具4個眼點和小鈎),從水中直接吸附到宿主上,這是絶大多數單殖吸虫的感染方式。第二種方式為魚體相互接觸由已感染的宿主個體轉移到新宿主上,三代虫則以此方式感染新宿主。Sproston(1946)發現水族箱中,未感染的比目魚Salea solea)和S. lascaris,可以從感染的S. solea上獲得鰨內吸虫;Kearn(1988)使用水族箱進行感染試驗,經過使S. solea相互接觸,也能成功使鰨內吸虫的成熟和未成熟個體感染致新宿主身上。
指環虫卵大、數量少;在溫暖季節能不斷產卵並孵化,卵呈卵圓形,一端有柄狀極絲,柄末端小球狀,卵的發育與水溫有密切關係,而卵的孵化則對宿主遭受虫體的侵害,亦呈相對關係。Prost(1963)觀察D. extensus在22~26℃時,需3天才能孵化,20℃時,需4.5天,18~19℃時,需經歷5~6天,16~17℃時,需8~9天,3℃時,不發育。溫度的高低不僅影響發育速率,而且對卵的發育率也有關係,如D. extensus在22℃時,僅20%~30%的卵發育,但在較低溫16~17℃時,則有70%~80%的卵發育。
Paperna(1963)觀察以色列養殖的幼鯉魚(體長<35mm)被壞死指環虫(Dactylogyrus vastator)嚴重寄生,所引發之死亡率於養殖魚池周圍環境因素之流行病學調查下所得推論:
1.在每年養殖的幼魚其死亡率均發生於養殖池。
2.罹病養殖池的飼養密度5×106尾幼魚/公畝(約0.25kg生物量/m3),幼魚每天生長率少於1mm(有時僅0.5mm),比較每天生長1.3~1.6mm之低密度養殖池(<5×106幼魚/公畝)。
3.寄生虫出現於4月中之不同區域幼魚養殖池,死亡率發生於產卵後第25~35天,幼魚體長18~26mm;而耐過寄生虫感染而殘存的魚體,逐漸不再被感染,死亡率不再發生,而此池魚體在產卵後,因養殖密度改變不再立即發生感染,而延遲感染天數(10~44天)。
由此項觀察結論,得知經由環境因素證明,感染源來自前年生長季節時留下之休眠卵仍殘存於養殖池中,而在8月至次年4月除了幼魚發生感染外,其他蓄養季節並無發現寄生虫踪跡,這也印證單殖吸虫種群具有季節性變動的確實例案。
指環虫D. baueri及D. formosus寄生於,而三代虫(Gyrodactylus medius)則發生於寄生於及體表之過度密飼的金魚繁殖池;而發生在以色列,飼養雜種吳郭魚被嗜麗吸虫(Cichlidogyrus spp.)嚴重寄生,並同時合併感染類車輪虫(Tripartiella cichlidarum)引發嚴重死亡之報導。

臨床症狀及病理學
一、單後吸盤類(Monopisthosotylea)
(1)指環虫(Dactylogyrus spp.)
虫體大量寄生時,罹病魚體絲粘液增多,並呈現全部或部份蒼白病灶,且引發魚體呼吸困難部顯著浮腫, 蓋張開頻繁,病魚游離緩慢、貧血">貧血。罹病魚體被小鞘指環虫(D. vaginulatus)寄生時,魚體會呈現消瘦、眼球凹陷、局部充血、潰爛,瓣與耙表面分布著許多由大量虫體密集寄生而成的白色斑點(直徑1.5~5mm),嚴重時相互連成一片,其分佈以弧附近居多。組織病理學觀察,依Molnar K(1971~1972)對D. lamellatus寄生於草魚上所引發的病變研究,此虫寄生可造成絲組織局部損傷或全損傷,因中央大鈎的刺入組織,可使上皮組織壞死而形成糜爛出血病灶,虫體邊緣小鈎刺進上皮細胞之細胞質,可撕裂上皮細胞,如病灶擴展,可使全損傷引起出血,組織壞死結締組織增生。病變的程度性質與虫體寄生數量及持續時間有直接關係。而對各種指環虫D. lamellatus、D. vastator、D. macranthus、D. extensus寄生所造成的部組織病變相似,均為破壞上皮細胞。D. vastasor及D. macracanthus所造成的損傷特點是組織增生,而D. vaginulatus引起的組織病理變化為,缺損、粘液增生血管擴張充出血、呼吸上皮腫脹,因上皮增生而癒合,使絲呈棍棒狀,相鄰各絲逐漸產生融合病灶,形成一片上皮細胞板,嚴重時,可使壞死,而呈缺損病變。
(2)擬指環虫(Pseudodactylogyrus spp.)
專屬寄生鰻魚類,罹病鰻魚體色變黑,活動失常、食慾下降,將發病瀕死魚體之鏡檢可見大量虫體群集寄生於弓彎曲部之絲上,導致該病灶粘液增多。病理學鏡檢,可見虫體將中央大鈎緊札於絲上,深至體組織,引發上皮組織增生;有些病例,可顯見整個後固著器埋在受破壞的組織內,見圖5-1、5-2。
  (3)三代虫(Gyrodactylus spp.),見圖2-1、2-2
三代虫隨著品種的不同,寄生部位除了體長皮膚外,尚可寄生鰭、口腔組織。鰱三代虫(G. hypopthalmichthysi)侵害鰱鱅魚之皮膚、鰭、口腔,鯇三代虫(G. ctenopharyngodontis)寄生鯇魚皮膚,三代虫無需中間宿主;因為胎生,產出之胎兒已具有成虫之特徵。當虫體大量寄生時,病魚之皮膚上有一層灰白色粘液,魚體表失去光澤,游動不正常,食慾減退、魚體消瘦呼吸困難;在低倍鏡下,每個視野有5~10個虫體時,就可能起發魚體發病死亡。
  (4)海盤虫(Haliotrema spp.)以石斑魚海盤虫(H. epinepheli)為例
屬於錨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此科屬種複雜,各學者專家意見亦不統一,為單殖吸虫內的一個大科,內有30個屬以上之虫種。本虫為一種世界性之石斑魚寄生虫,虫體0.612~0.829mm×0.082~0.166mm,前端有2對眼點;3~5對後固著器具2對形狀相近的中央大鈎與二聯結片,及14個邊緣小鈎,末端卷旋呈新同形、尖端鈎狀。罹病魚體食慾減退,常成群浮於水面、呼吸困難,體表及部粘液增多, 絲色澤淡,常與瓣體虫併發感染。
  (5)貝尼登虫(Benednia spp.)以石斑魚貝尼登虫(Benedenia epinepheli)為例
感染貝尼登虫之魚體(石斑魚、真鯛、平鯛)體色變黑,因虫體寄生於魚體表,促使體表粘液增多,表皮粗糙,局部變白,魚體游動不平衡失常,食慾下降,體形消瘦;嚴重感染時,食慾廢絶,經皮膚糜爛病灶繼發細菌性感染,使魚群之死亡之數增加, 一般箱網養殖石斑魚之感染率達100%,死亡率可高達80%,見圖3-1、3-2。
(6)新貝尼登虫(Neobenedenia spp.)以魢新貝尼登虫(N. girellae)為例
本虫廣泛寄生於箱網養殖之名貴經濟魚類,如大黃魚、高體鰤(seriola dumerili)、石斑魚類鯛科魚類海鱺(cobia, Rachycentron canadum)之體表、鼻腔及眼睛;促使體表分泌大量粘液,據Ogawa k et. al. (2006)報導感染台灣箱網之海鱺,主要寄生於魚體頭部背側區(感染率59.7%),特別是寄生於眼睛(感染率23.7%)使眼睛發生病而變瞎,很少發現寄生於腹側及鰭部。被本虫體寄生於眼球之海鱺病變,於鏡下可見眼睛角膜扁平上皮細胞之形態不一致,且增生,並部位組織失去正常造構,上皮下之膠質基質(Collagenous stroma)變水腫,伴隨炎症細胞浸潤。Kancko, et. al.(1988)亦報導另一種別N. melleni寄生於吳郭魚之體表皮膚,造成充血、脫屑及鱗片脫失,同時寄生眼睛使角膜混濁,進一步促使角膜潰瘍,導致魚體失明,見圖4-1、4-2、4-3。
  (7)擬合片虫(Pseudorhabdosynochus spp.)以石斑擬合片虫(P. epinepheli)為例
被本虫侵害的石斑魚類食慾下降,常成群浮於水平,魚體呼吸困難、體表及部粘液增生色澤變淡
  (8)鱗盤虫(Diplectanum spp.)
主要寄生於海水魚類,僅少數寄生淡水魚類,本屬為鱗盤科(Diplectanidae)中,虫種最多的一個屬,至少有85種以上的記載,主要寄生高經濟養殖海水魚類,如石斑魚類鯛科魚類等;在大陸方面約有10多種的記錄,如福建鱗盤虫(D. fujianensis)、唐氏鱗盤虫(D. tangzhongzhangi)、真馬鮁鱗盤虫(D. veroplynemi)等品種,魚體感染的臨床症狀與擬合片虫類似。
二、多後吸盤類(Polyopisthocotylea)
(1)異溝盤虫(Heterobothrium spp.)以單鼻魨異溝盤虫(H. tetrodonis)為例
本虫主要感染海水魚類之圓魨魚類部組織,被虫體侵害的部組織有成鏈狀的卵團拖在蓋孔外,虫體長成後移居於深處肌肉部,多個虫體一塊以鋏固著於肌肉,使著生處隆起。當虫體寄生大量時,魚體色變黑部蒼白、粘液增多、絲組織崩壞,有臭味散出,魚體游泳無力,食慾喪失、衰弱而死亡,見圖6-1、6-2。
(2)雙陰道虫(Bivagina. spp.)以真鯛雙陰道虫(B. tai)為例
一般肉眼均可見到黑褐色虫體,因虫體吸血,在虫體大量寄生時,宿主將產生嚴重貧血絲變為蒼白、肝變色。罹病魚體粘液增多, 運動失調頭部左右擺動、蓋頻繁運動、食慾銳減,最後呼吸困難窒息而死亡。由於虫體寄生之病魚常繼發二次性細菌感染,造成皮膚部潰爛,使死亡率加重,見圖7。

病原致病性意義
吸虫絶大多數是各類脊椎動物的寄生虫病之病原、體動物等因被吸虫的幼虫期所寄生亦受到損害;因此,人及各類經濟動物均可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單殖吸虫亞綱分單後吸盤及多後吸盤亞目,種類在千種以上,絶大多數是魚類的外寄生虫,僅有極少數為內寄生虫如鰨吸虫。這些單殖吸虫通常以其後固著器的幾丁質結構或中央大錨鈎插入被寄生部位之組織,破壞及體表上皮細胞,造成炎症反應,引發病變;同時有些單殖吸虫,特別是寄生體表之虫體以宿主血液、粘液為食,導致罹病魚體食慾減退、衰弱、降低免疫能力,誘發二次性感染(病原可能為細菌病毒其他病原),使養殖魚類之幼魚大量死亡。
貝尼登虫及新貝尼登虫對箱網養殖海水高經濟魚類的侵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如同海水魚虱侵害箱網養殖鮭科魚類一樣,除了葯浴外,目前尚未有更好的防治方法,因此,未來應朝向生物防治或開發疫苗,均為大家努力的目標。
診斷方法: 一級初步診斷:
從罹病魚體之病灶處,採取新鮮病材,如< 絲壓片檢查或行粘液抹片鏡檢,由每一視野所含之虫體數當,判定病情的程度,一般在低倍鏡檢視野下,如指環虫或三代虫在視野出現5-10尾虫體時,就可判定具有病原意義,需小心處理,並配合養殖池周遭環境因子,綜合考量,並給予適當處置。
二級初步診斷:
可將罹病宿主片取下,用載玻片輕括使寄生虫脫落,並於解剖顯微鏡下挑取虫體,用75%酒精固定,虫體經洋紅染色,系列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和中性樹膠封片後保存,便於行虫體一般之形態學鑑定,以初步確定為何種虫體。
第三級初步診斷:目前尚無可應用的方法
第一級確定診斷:目前尚無可應用的方法
第二級確定診斷:
可將保存之虫體行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從形虫體態學相似處,進行更進一步之超顯微結構之微細分析,可確定品系之區別診斷。
第三級確定診斷:
近代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之突飛猛進,對於生物體的品系鑑定有著莫大的幫助,目前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單殖吸虫之報導日漸增多;經常採用之方法有通過28SrDNA基因序列研究,分析探討單殖吸虫的系統發生、經過18SrDNA之V4可變區及核糖體內轉錄間隔區〔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是目前國際上公論生物品種與種下水平分析當用有效的分子指標,ITS測序已廣泛應用於吸虫、縧虫及綫虫等寄生蠕虫之區分,其中圓綫虫類(strongylid)ITS-1及ITS-2序列的種間差異範圍為1.3%~29%,種內差異0%~0.9%)〕等之序列及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RFLP)研究;對三代虫(Gyrodactylus)進行種類鑑定,令子標示及種間關係分析,並探討片盤虫(Lomellodiscus)與其宿主間的共同進化關係以及寄生於蛙類之非洲多盤虫(Polystoma)的起源和進化問題。
截至2002年10月,在Genbank登記的單殖類吸虫ITS-1序列共85個,其中三代虫類(gyrodactylid)有53個,片盤虫(Lamellodiscus)4 個,多盤虫類(Polystomatid)有28個,因此,三代虫ITS-1序列存在高的種間(Inter-species)差異和低的種內(Intra-species)差異,可用于大多數三代虫種的鑑定及分子標記,且可依據ITS-1片段的長度,將三代虫分為短片段群(<500bp)和長片度群(>600bp)2種類型。
治療方法: 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特別是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所訂定之「水產動物用藥使用規範」書中;所規定的用藥種類,以前常用於藥浴之物品,如福馬林、孔雀石線、甲基藍、過錳酸鉀、硫酸銅及重酪酸鉀等藥品均不能使用;唯內三氯仿則可應用於驅虫;因此,吾人於使用藥浴時,需注意規範裡所明訂規範之準則,嚴格遵守魚獲出場前停藥期的規定。一般可採用三氯仿(trichlorphon,商品名有Masoten、Dipterex、Neguvon、Dylox)藥浴,依使用劑量及魚群感染狀況,活性與養殖魚池相關設備為考量方向;如採短藥浴,劑量可提至5ppm藥浴30分鐘,即刻離開藥浴池,並將藥浴過後魚體放入清潔水質穩定之魚池;長藥浴則依使用劑量之差異,其藥浴時間各有不同,0.4ppm藥浴6小時,0.2ppm藥浴24小時;唯在藥浴期間,需注意魚群所表現的狀況,如發現魚體反應不適,即刻換水沖稀藥物濃度,減少損害;各種魚類對三氯仿之感受性劑量不同,在確定使用前,需詳加考量或行先前試験,不要冒然全池使用;這點希望業者詳加知悉,以避免產生無端的糾紛。
寄生於淡水魚類之單殖吸虫可採用鹽水藥浴,1-3%(10-30ppm)食鹽水,藥浴5-20分鐘,但需注意藥浴罹病魚體之食鹽水,不可隨便倒置,因為食鹽水中可能存有幼虫或虫卵,如沒處理這些食鹽水而隨便拋棄倒水,這些病原可能再度感染其他魚體。
而寄生海水魚類之單殖吸虫可採用淡水藥浴5~20分鐘,每星期至少一次,使用過後之淡水,如前述一定要妥善處理,避免再次污染場內任何設施或引水源頭。
預防控制方法: 1.注意放養魚群密度,因為過度飼養會使魚體接觸機會加大,因而促速虫體之寄生傳染。
2.篩選移池時,小心操作,減少魚體緊迫與傷害,受傷或緊迫的魚體易發生寄生虫的大量感染。
3.注意飼料的均衡營養,供給充足餌料,增加魚體之抵抗力;而使用生餌餵飼時,需注意生餌之鮮度及來源,或經熱蒸汽薰蒸後,再飼食較為安全。
4.天候水質變化時,易發生病害,平時需小心觀察魚體健康情形,並定期篩檢魚群,以確保及早發現及早處理,減少病害的發生。
5.購買魚苗時,需熟知繁殖場的疫情況狀,並進入場後,更要隔離飼養一段期間(至少4星期以上),避免與不同來源之魚群混養,減少病害的發生。
6.在本場養殖魚體成熟出售後,其魚池需經過適量之去除污泥,同時翻晒,並加上生石灰帶水清塘,藉除殺滅虫卵或幼虫,杜絶病原傳播。
相關圖片:
參考文獻: 1.張劍英.邱兆祉.丁雪娟等編著,魚類寄生蟲與寄生蟲病.第八章寄生於魚類的單殖吸虫與單殖吸蟲病,1999,科學出版社。
2.夏曉勤.王傳俊,單殖吸虫生物學及生態學.水生生物學報.1997;21(1):75~84。
3.FAO Corporate Document Repository.
Parasites. Infections and Diseases of fishes in Africa: An Update.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Department.
4.Jovelin R., Justine JL.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polyopisthocotylean monogeneans(Platyhelminthes)infered from partial 28S rDNA sequen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arasitology. 2001;31:393-401.
5.Plaisance L, et al. Molecular phylogeny of gill rnonogeneans(Platyhelminthes, Monogenea, Dactylogyridae)and colonization of Indo-West Pacific butterflyfish hosts(Perciformes Chaetodontidae), Zoologica Scripta; 34(4):425-436.
6.Schmahl, G. The chemotherapy of monogeneans which parasitize fish:A review. Folia Parasitologica 1991;38:97-106.
7.Strona G, et al. Fieid preservation of monogenean parasites for molecular and morphological analyses. Parasitology International, 2009; 58:51-54.
參考連結: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