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l 與水生動物疾病召集人陳媺玫副教授聯絡
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
淡水性白點虫病
疾病代碼: DIS00181
建立日期: 2009/03/02
更新日期: 2015/01/09
作 者: 黃旭田
中文病名: 淡水性白點虫病
英文病名: White spot disease of freshwater fish
疾病描述: 病原型別:原虫(protozoa)
病原環境:淡水(freshwater)
學名: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病名(及俗名):Ichthyophthiriasis, white spot disease
最早發現者:Kabate et al.(1985)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成虫為球形或卵圓形,大小為0.3~0.8×0.35~0.5cm,虫體表有分佈均勻的纖毛,胞口近於前端腹面,呈約6字形,虫體內具有1馬蹄形狀大核及1個球狀小核,胞質外層具有許多小伸縮泡和食物泡。幼虫呈卵形或橢圓形,前端尖、後端圓,前端具有1個乳突狀鑽孔器,全身被有等長之纖毛、後端有1根粗而長的尾毛,大核呈卵形或橢圓形、小核呈球形狀,一般在虫體前半部。
人畜共通:No
2.病原分類
纖毛虫門(Ciliophora)、寡膜纖毛綱(Oligohmenophorea)、膜口亞網(Hymenostomatia)、膜口目(Hymenostomatidae)、凹口目(Ophryoglenina)、凹口科(Ophryoglenidae)、白點纖毛屬(Ichthyophthirius)
命名沿革:Enchelys parasitica Dorier, 1926(Hoffman 1999)、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Fouquet, 1876
疾病特性:
本病原生活使如下:
可分為成虫期(mature trophont)(虫體大小:0.3~0.8mm × 0.35~0.5mm)、幼虫期(theront)(虫體大小:33~54µm×19~32µm)、包囊期(cyst)(大小為0.329~0.98mm × 0.276~0.722mm)。
一般於包囊內的虫體胞口消失,馬蹄形的大核變為圓形或卵形,小核可見。包囊內虫體活動非常活耀,經2至3小時後,開始分裂。分裂連續反覆進行,直到包囊內具有300~500個幼體(theront)。分裂時,一般為等分裂增殖,但到32個幼虫體時,囊內往往形成2至3團大小不一的纖毛幼虫;纖毛幼虫(tomite)越出包囊又再度感染魚體。幼虫侵入體表上皮細胞層中或鰓間上皮組織,刺激周圍的上皮細胞而增生,從而形成小囊胞;然後發育為成虫,離開宿主形成包囊包囊漂浮或附著於水中浮游生物及其他物質上,待條件成熟虫體又再分裂增裂,如此循環、虫體分裂感染宿主。整個生活史在水溫23~24℃約2.5~7.5天,在低溫下可延至數個月。其虫體生活史圖示,可參閱www.biopogie.uni-erlangen.de/parasit/contents/research/
ichthy.html或parasitology. Informatik. uni-wuerzburg.de/login/b/mel4235.png.php.
疾病形態及流行病學
本虫體對宿主無專一選擇性,各種淡水魚、迴游性魚類淡水觀賞魚類均可被白點纖毛虫感染,同時虫體可感染任何年齡層之魚體,本病好發於水溫15~25℃,流行於冬、春末;生活史中無需中間宿主,靠囊胞及幼虫(tomite)傳播,特別在高密度飼養條件中,更易誘發此病。
一般虫體於入侵宿主體表及鰓絲上皮細胞內,經由宿主組織之保護反應將生長一層外膜包裏此幼虫,然後在水溫22℃約7天的生長及飼食分裂成熟至個體的3000倍後,離開宿主移行附著於某些水中物質上,然後排出形成粘液囊(mucocyst)及分泌形成透明雙層膠狀囊膜,這形成具囊膜之虫體(encysted parasite),形成所謂之tomont,經重複分裂從250至超過2000個纖毛幼虫(tomites)之囊狀構造物,在條件許可下,破囊而出形成游離生活之幼虫體(theront),這些幼虫體在水溫23~24℃下,生存不超過30小時,或在低水溫下生存數天,幼虫體在整個虫體生活史中之個體大小及在囊胞內之虫體數目依生存水溫而定。
臨床症狀及病理學
蟲體寄生部位之皮膚,外觀形狀上呈密發狀白色小點,一般而言,感染輕微者,僅寄生於皮膚口腔壁表面,此蟲體呈自由運動狀,對魚體不構成傷害。然而重度感染者蟲體侵入表皮下組織,使表皮呈異常增殖而肥,導致呼吸困難,滲透壓無法正常調節,一般在發生後約20至26天內死亡。有些學者研究感染期之血液學變化,認為當白點蟲感染魚體初期血液淋巴細胞急劇減少,嗜中性白血球上升;血清中的Na+、Mg+2濃度下降,K+濃度升高、尿素、氨態氮(NH3-N)濃度升高;而某些證據顯示病魚可獲得免疫能力,血清中有抗體的存在。
在肉眼病變可見鰭破損,體表皮粘液層變、凹眼(sunken eyes)、鰓部蒼白、體色改變、魚體食慾減退或停止吃食、皮膚糜爛鱗片脫落鰓薄板上皮細胞增生壞死、並且漸失去魚鰓之正常功能。罹病魚體在最初感染而殘存下來可呈現暫時性免疫至下次虫體侵害可保護持續7至8個月。
病原致病性意義
此病原為淡水養殖場及觀賞魚常見的疾病,感染時,如果沒有做好飼養管理及適量防疫措失甚或處理不當,均會引發場內之流行及罹病魚體之大量死亡。
診斷方法: 一級初步診斷:
依據罹病魚體於體表或鰓上皮組織可見多數細小白點病灶呈散發或密集分佈,且魚體食慾減退、或體色改變、浮游、跳躍,續延至病程後期則表現鰓蒼白,眼球凹陷、魚體磨擦缸壁或池壁、呼吸困難而浮出水面張口吞嚥等臨床症狀。
二級初步診斷:目前尚無可應用之方法。
三級初步診斷:目前尚無可應用之方法。
一級確定診斷:目前尚無可應用之方法。
二級確定診斷:
從罹病魚體表皮或鰓上皮組織,採取小白點病灶,行壓片鏡檢,可見具特徵性呈卵形、非常活躍游動之滋養型(trophozoite)虫體,並呈現明顯馬蹄形(horseshore-shaped)狀大核之滋養期(trophont)纖毛虫體。目前依白點虫之虫體膜表面蛋白稱為抑動抗原(I-抗原,immobilization antigen)可作為虫體血清型分類之依據。
三級確定診斷:目前尚無可應用之方法。
治療方法: 目前所使用的藥物,需依政府頒佈之水產動物用藥使用規範裏所規定的藥物,並限定魚種、限定藥物之用量及停藥期均有詳細規範,故以前所使用的一些殺虫藥劑,如福馬林、孔雀綠、甲烯藍、高錳酸鉀、重鉻酸鈉、硫酸銅等均不能應用於食用養殖魚類;但觀賞魚類卻無規範,因此,上述藥品尚可使用。
下列所建議使用之藥物治療方法與劑量僅供參考,並依魚種大小之不同,需小心使用,注意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
1.高水溫治療法(26~30℃)。此法適用於水族箱養殖或種魚池。
2.福馬林液25~30ppm,使用後18小時換水,每四日一次,連續3~4次,可使用於觀賞魚類
3.硫酸銅液0.5~0.8ppm,使用後18小時換水,每四日一次,連續3~4次,可使用於觀賞魚類
4.福馬林液20ppm加硫酸銅0.3~0.5ppm,使用後18小時換水,每四日一次,連續3~4次,可使用於觀賞魚類
5.5~7ppm鹽水藥浴。
淡水性白點蟲最適當的繁殖水溫23.9~26.7℃(75~80℉)在二天內完成,而水溫21.1~23.9℃(70~75℉)需4天;水溫15.6℃(60℉)需14天;水溫小於10℃(60℉)則至少需35天;水溫在26.7~29.4℃(80~85℉)需更長的時間,而水溫在29.4~32.2℃(85~90℉)時,蟲體停止發育增值。
預防控制方法: 避免病原傳播與侵害養殖魚類,則須遵守許多事項,才能減少病原感染養殖魚類,減輕甚至杜絶病媒與魚體之接觸。
1.由野生與陸棲動物為媒介傳播病原至養殖系統內,是一種恆在性的威脅,因此防疫措施必需確實操作。
2.野生魚可為白點蟲的帶原者;因此,魚池內的各排水通道必需有隔絶野生魚類進入的設施。
3.生餌亦是攜帶病原的一種途徑,如果所餵飼的養殖魚類,使用生餌投飼時,則需加強注意所使用的生餌,是否有攜帶病原或者經過蒸氣消毒的措施。
4.魚池的水源如果引用附近的河流或湖泊,則白點蟲入侵飼養魚池的機會大增,所以引用水源的通道,除了需有防止野生魚類族群入侵的設施外;其引用水最好能經過沈澱過濾程序,當然能改用地下水當水源,是最好的防治方法。
5.飼養魚池的一些機械設施、餵餌工具或其他操作用具如魚網等捕魚工具;亦是感染的來源,因此,在重覆使用之際,定要使用消毒劑給予浸漬,防止病原再次感染。
6.購入的魚苗,除了隔離飼養觀察外,必需注意池魚平常的飼餌情形或活動狀況;並隨時檢查活體樣本,尤其鰓部是主要的檢查部位,以此方法觀察控制病原感染而不使宿主發病。
7.雖然經過鰓部檢查而無病原感染,但不能就確信無病原感染,因為有些蟲體能躲藏於魚體表下;因此,定期的施藥預防,是必需的措施;特別是在魚體經運輸、搬運或水溫季節變換時,尤為重要。
相關圖片:
參考文獻: 1.張劍英、邱兆祉、丁雪娟等編著.魚類寄生虫與寄生虫病.第七章寄生於魚類的纖毛虫與纖毛虫病,科學出版社,1999;p95-98。
2.孟慶顯、俞開康.魚蝦蟹貝疾病診斷和防治.第一章魚類的疾病.第四節原虫病. 水產出版社.lst.1998;p98-100。
3.Haas W, Haberl B, et al. Theronts Ichthyophirius multifiliis find their fish hosts with complex behavior patterns and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chemical signals. Tokai J. Exp. Clin. Med. 1999;23(6):p329-331.
4.Ogut H, Akyol A, Alkan ME. Seasonality of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in the trout(Onchorhynchus mykiss)farms of the Eastern Black Sea Region of Turkey. Turkish J. Fisher. Aquat. Sci. 2005;5:23-27.
5.Maki JL, Dickerson HW. Systemic and Cutaneous mucus antibody responses of channel catfish immunized against the protozoa parasite Ichthyopthirius multifiliis. Clin. Diag. Lab. Immuno. 2003;10(5):816-881.
6.Shinn AP, Wootten R, et al. Efficacy of selected oral chemotherapeutants against Ichthyopthirius multifiliis(Ciliophora:Ophyroglenidae)Infection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Dis. Aquat. Org. 2003;55:17-22.
7.Maki JL, Brown CC, Dickerson HW. Occurence of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within the peritoneal cavities of infected channel catfish Ictalurus punctatus. Dis. Aquat. Org. 2001;44:41-45.
8.Wang X, Dickerson HW. Surface immobilization antigen of the parasite ciliate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elicits protective immunity in channel catfish(Ictalurus punctatus). Clin. Dig. Lab. Immuno. 2002;9(1):176-181.
參考連結: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