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l 與水生動物疾病召集人陳媺玫副教授聯絡
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
分枝桿菌感染症
疾病代碼: DIS00210
建立日期: 2009/12/14
更新日期: 2009/12/16
作 者: 謝嘉裕
中文病名: 分枝桿菌感染症
英文病名: Mycobacteriosis
疾病描述: 病原型別:細菌
病原環境:淡、海水
學名:Mycobacteriosis
病名(及俗名):魚類結核病(Fish tuberculosis; piscine tuberculosis)、游泳池肉芽腫(Swimming Pool Granuloma)、水族館肉芽腫(Fish Tank Granuloma)
最早發現者:Bataillon等人於1897年首次報告抗酸菌感染淡水魚類鯉魚)。
OIE狀況:非OIE表列傳染病
人畜共通:人畜共通。

病原摘要:
病原分類
Bacteria; Actinobacteria; Actinobacteria (class); Actinobacteridae; Actinomycetales; Corynebacterineae; Mycobacteriaceae

命名沿革:
Bataillon等人於1897年首次報告抗酸菌感染淡水魚類鯉魚),直到1910年,再由von Betegh 提出海水魚感染的報告 (von Betegh, 1910)。1953年抗酸菌(Myc. fortuitum)首次由罹病的neon fish (Paracheir¬odon innesi)成功分離鑑定,然而卻經過6年後才提出報告 (Ross and Brancato, 1959)。分枝桿菌多年來已經被分類成許多種別,包括有Myc. anabanti, Myc. chelonei, Myc. chelonei subsp. piscarium, Myc.fortuitum, Myc. marinum, Myc. piscium, Myc. platypoecilus, Myc. ranae, Myc. salmoniphilum, Myc. scrofulaceum and Myc. simiae。 另外,Myc. neoaurum 已由罹患混和感染眼部病灶的大西洋鮭魚重新分離出來 (Backman et al., 1990)。

疾病特性、感染組織及器官:
在初期以皮膚肝臟脾臟臟為感染的標的器官,主要造成感染魚隻之肝臟脾臟臟引起類似結核病的病灶,呈現灰白色結節遍佈內臟器官,在嚴重的病例時,可見腹水蓄積。
組織病理學下,可在感染臟器內見到多量的肉芽腫結締組織圍繞,在酪樣壞死中心區可見到許多抗酸分枝桿菌存在(Giavenni et al., 1980)。此肉芽腫是由上皮細胞和巨噬細胞組成。肉芽腫的大小大約80~500μm (Sakanari et al., 1983)。分枝桿菌可分成亞急性慢性。亞急性型的可在酪樣壞死區見瀰漫性的網狀內皮細胞巨噬細胞。可見抗酸菌吞噬在網狀內皮細胞和細胞質內。在慢性增生型的特徵又區分為硬性和肉芽腫型,肉芽腫型組織學下可分為四層,中心為酪樣壞死,有時會見到核的碎片殘跡,其外圍一層紡錘狀的類上皮細胞圍繞,第三層為呈嗜酸性型態不定之類上皮細胞圍繞,最外層為結締組織組成。硬性肉芽腫型主要是由類上皮細胞聚集組成的纖維結締組織結構。組織學病徵之酪樣壞死、類上皮細胞與纖維結締組織不一定同時出現於肉芽腫病灶。在慢性感染下其肉芽腫酪樣壞死中心有時可見到鈣化現象(Majeed et al., 1981; Van Duijn, 1981; Anderson et al., 1987)。在皮膚結核菌症引起的皮膚肉芽腫病變時,可能出現黑色素蓄積及空泡樣病理學變化(Noga et al., 1990)。於感染之脾臟臟亦常常發現黑色巨噬細胞中心的形成,但是巨大細胞(giant cell)卻不是典型出現的病理變化(Wolke and Stroud, 1978; Anderson et al., 1987)。

疾病型態及流行病學:
Robert Koch在1882年發現分枝桿菌,此研究對任何宿主上都有重要的貢獻。於18世紀末,一群法國科學家描述到魚類分枝桿菌症,他們報導得病的鯉魚可發生Myc. piscium (Bataillon et al., 1897)。此後,許多對魚類分枝桿菌感染症即陸續進行相關研究。Von Betegh於1910年首先報導了海生魚的分枝桿菌。Aronson在1926年分離及描述Myc. marinum,此會在費城水族館的熱帶珊瑚魚肝臟脾臟臟引起類似結核病的病灶。此菌最初被認為只感染海水魚,但是卻在淡水魚和人類被分離出來了(Barrow and Hewitt, 1971; Van Duijn, 1981)。1953年 Ross 與Brancato從得病的霓虹脂鯉發現Myc. fortuitum,但遲遲於6年後才發表(Ross and Brancato, 1959)。
許多抗酸桿菌導致魚類感染mycobacteriosis。然而,許多種類的名字在分枝桿菌的分類上沒有經過國際學術單位審定即擅自命名,其實它們都是同為Myc. marinum, Myc. fortuitumMyc. chelonei,這些包括Myc. anabantid (Thoen and Schliesser, 1984)。至今已經於超過150種淡水魚與海水魚類報告感染分枝桿菌感染症 (Nigrelli and Vogel, 1963)。對魚類具致病性的分枝桿菌的報告資料並不多,也尚有一些未鑑定且有可能是新種別的分枝桿菌(Kusuda et at., 1987; Heckert et al., 2001)。
分枝桿菌屬普遍存在於水和沉積物中,而魚類的生活環境又與土壤和水緊密的關係,因此魚類的分枝桿菌感染症普遍的在全世界流行,所以在這些被認為具有潛在的污染源環境下本病並不容易根除。目前已超過167個種淡魚水和海水魚已經被報告為該疾病的宿主,在水族魚類淡水長臂大蝦(泰國蝦)也有感染的報告 (Aronson, 1926; Besse, 1949; Nigrelli and Vogel, 1968 ; Giavenni et al., 1980) (Alexender, 1913; Johnstone, 1913; Sutherland, 1922; Wood and Ordal, 1958; Hublou et al., 1959; Parisot and Wood, 1960; Lawhavinit er al., 1988; Chinabut et al., 1990; Hatai et al., 1993)。
Mycobacteriosis是一個亞急性慢性的疾病,似乎在水族館所飼養的魚比被人工養殖或是野生的種類有更高的發生率,因為在水族館所飼養的魚比商業用所飼養的魚飼養期間較久。野生魚類也有遭受mycobacteriosis感染的報告,包括鱈魚Gadus morhua (Alexander, 1913); 大比目魚 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 (Sutherland 1922); 石斑魚,Morone saxatilis (Aronson 1926); 北大西洋鯖魚,Scomber scombrus (MacKenzie, 1988); 和鱸魚Perca flavescens (Daoust et al., 1989)。在1958首次在北太平洋西北部密飼的鮭魚養殖系統發現mycobacteriosis (Parisot, 1958; wood and Ordal, 1958)。Mycobacterial的疾病也有報導在pejerrey,Odonthestes bonariensis (Lawhavinit et al., 1988; Hatai et al., 1993) 和鯰魚, Channa striatus (Chinabut et al., 1990)都是養殖在池塘的魚。
mycobacteriosis在水族魚類發生率約10到22%(Wolke and Stroud, 1978; Santacana et al., 1982)。在自然界中被此菌感染的流行率約10-100% (Abernethy and Lund, 1978; Sakanari et al., 1983; Hedrick et al., 1987; Lawhavinit et al., 1988; MackKenzie, 1988)。

疾病的傳播
魚感染分枝桿菌必須為攝入被汙染的食物、水、排泄物、尿、或其他含菌的分泌物(Ross and Johnson, 1962)。魚感染分枝桿菌的來源以及傳染方式可能跟與非脊椎動物感染分枝桿菌有關,如節肢動物(Beerwerth et al., 1979)。淡水蝸牛(Michelson, 1961)或淡水蝦(Brook et al., 1986),他們感染分枝桿菌症可能與先前寄生蟲感染造成皮膚的傷害後而感染。分枝桿菌可經由皮膚病灶進入由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導致全身性的感染。有些科學家去研究人的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否會造成冷血動物的感染,不過至今並無發生在冷血動物有感染的證據(Thoen and Schliesser, 1984)。Mycobacteriosis的流行與魚類的性別無關,但是傳染的嚴重程度與年齡有關(Abernethy and Lund, 1978; MacKenzie, 1988)。有報告顯示在魚卵上發現肉芽腫">肉芽腫樣病灶,故分枝桿菌症的藉卵感染方式成立的。Johnstone於1913年曾報告說在被感染的魚卵顯著發育差及呈現不發育情況,並在卵內可見到大量的抗酸菌存在。Ashburner於1977年觀察到澳洲魚孵化時會借卵傳染分枝桿菌到F1世代。不過Conroy(1964)認為這並不能證實分枝桿菌可藉卵感染,其論點為卵的表面會經由帶菌腹腔液所感染而來。最近Chinabut 等人於1994年證實了暹羅鬥魚(Siamese fighting fish)、泰國鬥魚(Betta splendens)魚會藉卵感染。
診斷方法: 一級初步診斷:
皮膚肝臟脾臟臟造成類似結核病的病灶,呈現灰白色結節遍佈內臟器官,嚴重時可見腹水蓄積。。
二級初步診斷:
用auramine 或 rhodamine來進行螢光染色法,並以藍色濾鏡或紫外燈來看。螢光染色呈現短桿菌,發出黃色螢光。。
三級初步診斷:

一級確定診斷:
採取脾臟臟組織製作抹片經燥後進行Ziehl-Neelsen stain染色,用光學顯微鏡檢查是否有呈現抗酸染色陽性之球狀或桿狀菌。
二級確定診斷:
組織病理學下,可在感染臟器內見到多量的肉芽腫">肉芽腫結締組織圍繞,在酪樣壞死中心區可見到許多抗酸分枝桿菌存在。
三級確定診斷:
皮膚脾臟臟分離分枝桿菌、PCR檢查、免疫化學染色法(ABC)與多株抗體檢查。
治療方法: 不建議治療,應予淘汰。
預防控制方法: 1.發現瀕死及病死魚應立即撈除。
2.池水進行消毒以降低感染性原,清池後須清除底泥並以生石灰及漂白水進行消毒。
相關圖片:
( 版權為謝嘉裕所有,本所已取得使用版權)
( 版權為謝嘉裕所有,本所已取得使用版權)
( 版權為謝嘉裕所有,本所已取得使用版權)
( 版權為謝嘉裕所有,本所已取得使用版權)
( 版權為謝嘉裕所有,本所已取得使用版權)
( 版權為謝嘉裕所有,本所已取得使用版權)
( 版權為謝嘉裕所有,本所已取得使用版權)
( 版權為謝嘉裕所有,本所已取得使用版權)
( 版權為謝嘉裕所有,本所已取得使用版權)
( 版權為謝嘉裕所有,本所已取得使用版權)
( 版權為謝嘉裕所有,本所已取得使用版權)
( 版權為謝嘉裕所有,本所已取得使用版權)
( 版權為謝嘉裕所有,本所已取得使用版權)
( 版權為謝嘉裕所有,本所已取得使用版權)
( 版權為謝嘉裕所有,本所已取得使用版權)
參考文獻: Fish diseases and disorders. 1nd ed. P.T.K Woo. 1995.
Bacterial fish pathogens- Diseases of farmed and wild fish. Brian Austin & Dawn Austin. Springer 2007.
參考連結: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