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l 與水生動物疾病召集人陳媺玫副教授聯絡
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
細菌性鰓病
疾病代碼: DIS00134
建立日期: 2008/12/29
更新日期: 2009/09/24
作 者: 謝嘉裕
中文病名: 細菌性鰓病
英文病名: Bacterial gill disease
疾病描述: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細菌
病原環境:淡水
學名: Flavobacterium branchiophilum
病名(及俗名):Bacterial gill disease
最早發現者:Davis (1926)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革蘭氏陰性桿菌,型態彎曲,長度1μm ~5μm,菌落通常呈橘黃色,其生化特性oxidase試驗為陰性, phosphatase試驗為陰性而ribonuclease試驗則為陽性。
人畜共通:非人畜共通
病原分類
1.病原分類
Bacteroidetes門,Flavobacteria綱,Flavobacteriales目,Flavobacteriaceae科,Flavobacterium屬,Flavobacterium branchiophilum
別名:產黃桿菌症

命名沿革:
Davis在1926年首先報告。Kimura等人於1978分離出此菌。隨後於1989由Wakabayashi等人將此菌命名為Flavobacterium branchiophila

疾病特性
  F.branchiophila藉由菌毛吸附在鰓表面,該菌毛抗原蛋白分子量為23 kDa。然而,此菌在虹鱒自然爆發感染時,在菌體表面無法檢測到菌毛抗原的存在。

疾病型態及流行病學:
板嚴重增,導致原因尚不清楚。該菌感染之初先藉由纖毛吸附在鰓表面,隨後引起缺氧,而此亦為魚體感染細菌性鰓病後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細菌造成呼吸的細胞膜損害導致滲透壓降低,活化血漿中的鈉及氯離子,使細胞外液就流進細胞內。

臨床症狀及病理學:
最先注意到的症狀是明顯的食慾減退、魚群聚集在進水口,時而看見罹病魚隻迴游且鰓部可見灰白斑點狀病灶。細菌增殖快速且呈對稱性或單側性黏附在鰓薄板鰓絲上。嚴重的BGD假如未加以治療,其死亡率可達100%。
診斷方法: 一級初步診斷:描述典型的外觀臨床病變
細菌性鰓病診斷可依罹病魚的行為病徵、臨床症狀、鰓部革蘭氏染色觀察,可發現鰓部細胞明顯增生且周圍有絲狀菌體附著。鰓組織抹片染色觀察下,菌體呈細長(0.5μm × 5-15μm)。也可用間接螢光抗體法、酵素免疫分析法(ELISA)診斷。

二級初步診斷:
箘落在Cytophaga agar的菌落呈亮黃色,小且不擴散,在18℃培養5天後菌落直徑大小為0.5-1.0 mm呈圓形凸起。

三級初步診斷:

一級確定診斷:
二級確定診斷:
因為培養不易,所以細菌性鰓病不採用培養方式來做診斷。

三級確定診斷:
實際於臨床診斷時,運用PCR技術檢測F .branchiophilum特異的16S ribosomal DNA基因片段,可以與其它魚類病原如Flexibacter maritimusFlavobacterium columnare加以區別 。
治療方法: 可以消毒劑Chloramine-T藥浴 (0.65-0.85 mg浸泡1小時)或Benzalkonium chlorides (0.1-0.2 mg浸泡1小時)也可治療細菌性鰓病。也可使用Roccal 跟Hyamine。Roberts於1994年,曾使用過氧化氫成功治療虹鱒細菌性鰓病。
預防控制方法: 繁殖場為避免發生BGD,應對疑似感染魚隻加以隔離,儘量避免接觸,減低魚群緊迫的各種因素,降低細菌增殖的機會。首先應注意飼養密度、餵飼量與衛生環境平衡(例如,過度餵飼造成殘餌而引起水質不良)。尤其粒狀飼料較不易為仔魚攝食,而造成殘餌蓄積,使溶氧量減少而氨增加。需要早期發現,才能成功治療細菌性鰓病,若能早期治療則可明顯降低死亡率。目前沒有有效疫苗可預防F. branchiophlium 。該疾病只感染魚隻鰓部表面,若能針對飼養管理方式加以改善,即可有效治療。
相關圖片:
參考文獻: Fish Diseases and Disorders Edited by P.T.K. and Q.W. Bruno
參考連結: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