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描述:
|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細菌
病原環境:半鹹水,海水
學名:Aeromonas salmonicida
病名(及俗名):Furunculosis, septicemia infection
最早發現者:Griffin et al. (1953)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革蘭氏陰性, oxidase 陽性, catalasa陽性, 發酵葡萄糖, 兼性厭氧,
非運動性桿菌, 大小為1.3- 2.0 by 0.8- 1.3 μm (Inglish et al. 1993)。
非人畜共通。
2.病原分類
Proteobacteria門,Grammaproteobacteria綱,Aeromonadales目, Aeromonadaceae科。
命名沿革:
Bacterium salmonicida Lehmann and Neumann 1896, Bacillus salmonicida (Lehmann and Neumann 1896) Kruse 1896, Proteus salmonicida (Lehmann and Neumann 1896) Pribram 1933. (Skerman et al. 1980)
疾病特性
目前尚未明瞭其感染侵入的途徑,可能係經腸管、鰓或皮膚損傷處侵入,使得白血球細胞的防禦機制減弱並經由血循途徑快速侵入許多臟器 (Klontz et al., 1996)。所有年齡的鮭魚皆容易感染,但是幼魚較不具感受性(Inglish et al., 1993)。
疾病型態及流行病學:
在慢性感染下,普遍造成腎臟、脾臟、血管壁、和腸管,以及肝和鰓的傷害。並且在骨骼肌會造成特徵性的傷害。經證實癤瘡病較常見於成年的魚隻(Inglish et al., 1993)。
臨床症狀及病理學:
此病的致病原因可能是發展成敗血症而造成致死 (Inglish et al., 1993)。在急性型普遍發生於生長期並有顯著的敗血症、食慾減低、鰭基底部出血與體色變深,於感染發生後的24-96小時之間死亡率高(Austin et al., 1989)。其病徵外觀與感染的時程有關,在整個連續感染的群體中,病變徵候可見到呈現急性到慢性的病徵。垂死的魚大多在外觀可見到上述特徵性症狀,而在慢性的病例中則呈現體色變黑、昏睡、無食慾、鰭部瘀斑及潰瘍,鰓呈現蒼白。在海水養殖魚類感染時,可見到鰓有廣泛性的出血(Miyazaki et al. 1975; Bruno et al., 1986)。
病原致病性意義:
該病首次報告發生於蘇格蘭鮭魚孵化場,引起鮭魚孵化時嚴重的損失,累積死亡率達到15-20%(Anonimus, 1990)。同樣地在挪威亦發生類似情況。癤瘡病造成英國野生鮭魚的損失(Mackie et al., 1933, 1935, 1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