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代碼:
|
DIS00164
|
建立日期: |
2009/02/27
|
更新日期: |
2009/05/07
|
作 者:
|
邱蘭皓、李建霖
|
中文病名:
|
鮭弧菌
|
英文病名:
|
vibriosis caused by Vibrio salmonicida
|
疾病描述:
|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細菌
病原環境:海水
學名: Vibrio salmonicida
病名(及俗名):冷水弧菌病(coldwater vibriosis)或Hitra disease
最早發現者:Egidius et al.1981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
革蘭氏陰性彎曲短桿菌,大小1.2~2.6×0.5μm,具運動性、極鞭毛、不形成孢子、兼性厭氧,oxidase及catalase反應陽性,但不具產生citrate、H2S、urease、indole、arginine dihydrolase、gelatin、lysine decarboxylase、ornithine decarboxylase、β-galactosidase和voges-proskauer的能力。本菌具嗜鹽性及嗜冷性,在含0~4%(w/v)氯化鈉的條件下可生長,而於含7%(w/v)氯化鈉的條件下無法生長,另可在低於1℃的溫度下生長,最適合的生長溫度為15℃左右,而無法在37℃生長。對vibriostatic agent O/129敏感,但對 novobiocin 不敏感,可在海水中存活超過14個月[3,6]。
人畜共通:否
2.病原分類
變形菌門,丙型變形菌綱,弧菌目(Vibrionales),弧菌科 ( Vibrionaceae ),弧菌( Vibrio ) 屬,salmonicida種
別名:冷水弧菌病(coldwater vibriosis)或Hitra disease
命名沿革:
本病首先於1981年在挪威Egidius及Trondheim 南方Hitra島周圍鮭魚養殖場發生,接著於1983年在Stavanger 和Bbergen的魚場,由罹病的大洋鮭魚(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體內分離,並命名為Vibrio salmonicida,稱之為冷水弧菌病(coldwater vibriosis)或Hitra disease。
疾病特性
感染組織及器官:
全身性出血性敗血症
疾病型態及流行病學:
引起飼育中大西洋鮭魚最重要死亡病因之一。可經皮膚或口兩種途徑侵入魚體引起感染。好發生於秋末及冬季,急性發生通常和密飼或緊迫有關,也因此加重慢性傳染性胰臟壞死病病毒(IPN病毒)感染[3]。
臨床症狀及病理學:
常見有鰓發白、鰭充血、發紅或腫脹,鰓蓋和軀幹可出現出血或潰瘍。魚隻的肛門紅腫,腹部四周可見出血的病灶,病情嚴重時肌肉糜爛,通常由紅點發展成隆起病灶,呈圓形向周圍發展,形成大塊皮膚的潰瘍,並向肌肉深層延伸引起穿孔等,可見隆起病灶破裂後流出血膿狀組織壞死物。剖檢病變可見脾臟腫大,肝臟、泳鰾、腹壁和胃腸道後段,可見出血的病灶,腸內含有淡黃色粘液。急性發生時,瀕死魚體色發黑,沒有明顯症狀而大量死亡[1,3,4,5,6,8,9]。
病原致病性意義:
1.急性型:無特殊外表異常而死亡。
2.亞急性型:眼球、鰭、體表、肛門、內臟和腹膜的出血。
3.慢性型:體表潰瘍。
|
診斷方法:
|
一級初步診斷:腹部肌肉、魚鰭基部及口部可見紅斑
二級初步診斷:細菌學之診斷
三級初步診斷:細菌血清型鑑定診斷
一級確定診斷:快速細菌鑑定套組鑑定
二級確定診斷:16S rDNA序列鑑定
三級確定診斷:基因鑑定
|
治療方法:
|
1.Oxytetracycline 50mg/kg/日
2.Flumequine 20mg/kg/日
3.Oxolinic acid 20mg/kg/日
抗生素混合於飼料之中連續治療5天,需以藥物敏感性試驗的結果為主。
|
預防控制方法:
|
1.維持良好的水質環境。
2.良好的飼養管理,適度的魚群密度,減少緊迫發生。
3.避免餵飼下雜魚,以免因污染而引入病源。
4.目前已有商品化疫苗上巿,針對鮭科魚類的疫苗採用注射、口服、浸泡和噴霧等方法進行免疫,均具有預防的效果。大西洋鮭浸泡疫苗後,便具有相當的保護力,保護力的持續時間至少可達6個月。但Vibrio salmonicida與Vibrio anguillarum 之間無交互保護作用[6,10]。
|
相關圖片:
|
|
參考文獻:
|
1.李建霖。嘉雲南地區養殖魚類疾病圖譜。第三版。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嘉義。2008。
2.李國誥、黃之暘、劉秉忠、吳育甄。生物技術應用於水產養殖魚類疾病檢測及防治之今昔。海洋食品生物技術研發與產業調整研討會。2006。
3.陳燕輝。魚病理學。硬骨魚的細菌學,實驗室診斷方法。合記出版社。2005。
4.黃旭田。養殖海水魚類之弧菌症。養魚世界。5:23-26。2000。
5.劉文禦、黃世鈴、張正芳、徐榮彬、陳敏隆、林式修。養殖水產生物病害防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2003。
6.蔡信雄、謝嘉裕、吳宗炳。台灣石斑魚疾病診治。第一版。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系。屏東。2007。
7. Egidius E, Andersen K, Claussen E, Raa J. Cold-water vibriosis or Hitra disease in Norwegian salmonid farming. J Fish Dis 4: 353-354, 1981.
8. Egidius E, Wiik R, Andersen K, Hoff KA, Hjeltenes B. Vibrio salmonicida sp nov, a new fish pathogen. Int J Syst Bacteriol 36: 518-
520 , 1986
9. Hjeltnes B, Robert RJ. Vibrionaceae. IN: Bacterial Disease of Fish. Ed. Inglis V, Roberts RJ, Bromage NB. Blackwell Scientific Oxford. 109- 121, 1993.
10. Lillehaug A. A field trial of vaccination against coldwater vibriosis in Atlantic salmon ( Salmo salar L. ). Aquaculture 84: 1-12, 1990.
|
參考連結:
|
|
檔案下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