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l 與水生動物疾病召集人陳媺玫副教授聯絡
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
螯蝦瘟/小龍蝦瘟疫
疾病代碼: DIS00202
建立日期: 2009/05/05
更新日期: 2009/09/25
作 者: 謝嘉裕
中文病名: 螯蝦瘟/小龍蝦瘟疫
英文病名: Crayfish Plague
疾病描述: 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黴菌
病原環境:淡水
學 名:Aphanomyces astaci
病名(及俗名):Crayfish aphanomyciasis, La peste, Krebspest, Kraftpest.
最早發現者:Schikora 1906
OIE狀況:表列(Listed)
病原摘要:
龍蝦瘟疫(Crayfish Plague)是所有非北美洲來源螯蝦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其病原為一種屬卵菌綱(Oomycetes)之黴菌Aphanomyces astaci ,其生殖菌絲不分隔(節),但具多分支,菌絲寬度約為7~9 µm,非人畜共通傳染病。
病原分類
Heterokontophyta門,Oomycetes綱,亞綱,Saprolegniales目,亞目,Leptolegniaceae科,亞科,Aphanomyces屬,A. astaci

疾病特性:
Aph. astaci之菌絲喜好在未鈣化之柔甲殼上生長,特別是在腹甲、腹足關節等處,菌絲延伸至水中形成具運動性孢子,可感染其他螯蝦

感染組織及器官:
腹部、尾部甲殼層、步足關節(特別是近側端)、肛門周圍、鰓。

疾病型態及流行病學:
astaci之遊走芽孢會在螯蝦體表上表淺傷口形成孢囊,後形成次級孢子並發生菌絲(生殖管),產生酵素(蛋白酶、幾丁質酶),使感染更深入甲殼層。 在具抗性螯蝦(P. leniusculus)孢子常見被黑色素顆粒包圍,菌絲生長稀疏。
臨床症狀及病理學:
體表甲殼常見局部白斑、體表顏色改變棕黑色(<黑色素沉著),感染末期時,常出現行為異常,如避光性消失與麻痺。
診斷方法: 病原分離:
Alderman與 Polglase曾發表以含有自然界河水、湖水(礦物質)加入酵母萃取物、葡萄糖及抗生素物質penicillin G及oxolinic acid所做成分離培養基進行病原分離。從罹病蝦體取下小塊已感染組織(1~2 mm2),貼附於培養基表面即可進行培養,或先以無菌蒸餾水於培養皿中清洗組織塊,在接種至培養基上。Aph. astaci菌落為無色,生殖菌絲呈現多分支不分隔,菌絲寬度約7-9 µm,新生菌絲充滿粗糙的胞質,內含許多折光小體,較老菌絲胞質內含有較大液泡,最老化之菌絲胞質則無內容物,培養於16°C環境中20-30小時或於20°C中培養12-15小時,可產生游動孢子囊(sporangia),若加入經滅菌富含礦物質湖水可促進芽孢化(sporulation)
治療方法: 目前尚無治療方法,在本病預防方面,曾有活體外試驗顯示最少需20mM氯化鎂(MgCl2)可有效抑制菌絲的生長,200mM則可以完全抑制。
預防控制方法: 為避免本病感染散播,所有接觸器具需乾燥24小時以上,另有學者Alderman 與Polglase (1985)指出使用次氯酸鹽(sodium hypochlorite)或碘仿(iodophores)可有效使器具表面感染源失活,低溫環境也可抑制A. astaci的生長,於–5°C環境下24小時以上或-20°C環境下2小時可使A. astaci失去活性。疾病爆發時感染控制,劃分感染管制區域,清除感染區域內死亡蝦體,任何船隻、漁網、等器具都應進行消毒及管制,避免疫情散播。
相關圖片:
參考文獻:
參考連結: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