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代碼:
|
DIS00114
|
建立日期: |
2008/12/22
|
更新日期: |
2009/09/03
|
作 者:
|
涂堅
|
中文病名:
|
偽單胞菌感染症
|
英文病名:
|
Pseudomoniasis
|
疾病描述:
|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細菌
病原環境:淡水、 淡鹹水及 海水
學名:Pseudomonas fluorescens及Pseudomonas anguilliseptica.
病名(及俗名): 偽單胞菌敗血症Pseudomonad septicaemia (P. fluorescens),紅點病(赤點病)red spot disease 或 red pest (P. anguilliseptica)。
最早發現者:Plehn (1924) 在鯉魚發現P. fluorescens。Wakabayashi (1972)在日本鰻發現P. anguilliseptica。
OIE狀況:未表列(Not listed)
病原摘要:革蘭氏陰性,直或稍為彎曲的桿菌。依靠一條或多條極端鞭毛運動,一般為oxidase陽性、但偶見oxidase陰性的好氣菌。P. fluorescens在一般培養基生長良好,會產生水溶性黃綠色色素,以UV照射會產生螢光;偶而會產生棕色色素,水解gelatin,不發酵葡萄糖(O-F test),Indol陰性,產生NO2,不利用(不產生酸)lactose, maltose。 。P. anguilliseptica則生長緩慢,一般培養基3-4天才長出 1mm的菌落;catalase 及oxidase均陽性,水解gelatin。
病原分類:
變形菌門 (Proteobacteria)、γ變形菌綱(Gammaproteobacteria )、偽單胞菌目(Pseudomonadales) 、偽單胞菌亞目(Pseudomonadineae) 、偽單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
別名:Bacillus fluorescens liquefaciens Flgge 1886, Bacillus fluorescens Trevisan 1889, Bacterium fluorescens (Trevisan 1889), Liquidomonas fluorescens (Trevisan 1889)
命名沿革:
疾病特性:
(感染組織及器官:感染路徑、好發組織器官、宿主)
P. fluorescens 感染皮膚、胰臟、腎、鰓及小腸。P. anguilliseptica感染皮膚、肝、脾、腎、心。所有魚隻都會感染。
疾病型態及流行病學:(急性或慢性型態、器官傳播、分佈情形)
本病可為急性或慢性疾病。Pseudomonas fluorescens可存在淡水、 淡鹹水及 海水,營腐生生活,為一機緣性常在細菌。經口、皮膚創傷或鰓進入魚體,引起出血性敗血症,由糞便排菌。一般而言,本病都先遭受到環境緊迫(如高水溫或密飼)才會發病。Pseudomonas anguilliseptica會引起紅點病,為日本鰻魚的主要疾病,主要發生在春天低水溫期間。歐洲鰻對本症較不敏感,僅有一件發病紀錄。本病Pseudomonas fluorescens地理分佈在全球。但是Pseudomonas anguilliseptica目前只發生在日本,日本境外只有1983年在蘇格蘭的歐洲鰻發生一次的報告。
臨床症狀及病理學:
臨床症狀: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出現典型出血性敗血症。皮膚呈現大片出血病灶,伴隨短期間高度的死亡率。鰭基部、下顎及肛門四周會出現紅點。
Pseudomonas anguilliseptica:引起病鰻體色變黑、食慾不振、表皮出現一個或多個深的出血潰瘍灶(紅點),這些潰瘍深入到皮下組織。
病理學
剖檢:
Pseudomonas fluorescens:可見臟器血管充血及出血;慢性病灶可見纖維素腹膜炎。鯉科魚類還會產生水腫。
Pseudomonas anguilliseptica:可見到急性敗血症的病灶。臟器表面及肌肉深層點狀出血,脾臟潮紅腫脹。
組織病理病變
Pseudomonas fluorescens:皮膚及造血器官為主要病灶區。急性期皮膚真皮部血管充血、表皮下層水腫。表皮潰瘍可蔓延至肌層。脾臟及腎臟病灶出現在間質,黑色素吞嗜中心崩潰、造血組織壞死、絲球體內出現大量胞質具有黑色素顆粒的巨噬細胞,有時尚會出現在全身循環之中。慢性病程時只有皮膚病灶可見。
Pseudomonas anguilliseptica:肝、心及脾出現局部出血性壞死。脾跟腎的造血組織壞死,黑色素吞嗜中心崩潰,菌塊也可在病灶處觀察到。大量胞質具有黑色素顆粒的巨噬細胞,會出現在全身循環,可由血液抹片觀察到。
病原致病性意義:(實際魚場及田間發病、抗藥性等情形)
|
診斷方法:
|
一級初步診斷:肉眼觀察皮膚出血潰瘍症狀。
二級初步診斷:Pseudomonas fluorescens容易分離,oxidase陽性,會產生黃綠色水溶性色素,以UV照射會產生螢光。P. anguilliseptica分離則生長緩慢,一般培養基3-4天才長出 1mm的菌落;catalase 及oxidase均陽性。
三級初步診斷:細菌生化鑒定。
一級確定診斷:無
二級確定診斷:無
三級確定診斷:無
|
治療方法:
|
1. 治療時要依藥物敏感試驗結果投藥。
2. P. anguilliseptica發病應考慮將水溫加溫到26度,可改善死亡率。
|
預防控制方法:
|
詳細討論疫苗發展現況及飼養管理控制現況
1.做好飼養管理, 避免密飼及改善水質為預防本病的方法。
|
相關圖片:
|
|
參考文獻:
|
R. J. Roberts . Fish pathology. 3rd ed. .2001 W. B. Sauders.
|
參考連結:
|
|
檔案下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