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l 與水生動物疾病召集人陳媺玫副教授聯絡
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
蜥蜴的皮膚疾病
疾病代碼: DIS00263
建立日期: 2010/11/26
更新日期: 2010/12/16
作 者: 李安興
中文病名: 蜥蜴的皮膚疾病
英文病名: Skin disorders of lizards
疾病描述: 病因:
脫皮不順(dysecdysis)
溼度太低
其他環境因子—不當的光週期、溫度還有營養狀況等
 飼養環境不適當,沒有可協助脫皮的擺設物品
 體外寄生蟲,如蛇蝨等
皮膚表面有傷口、疤痕等,或是其他潛在性皮膚疾病
 維生素A缺乏
 低甲狀腺功能症,或是其他內分泌性疾病
 二次性細菌黴菌感染很常見

搔癢
 體外寄生蟲

疤痕及痂皮
脫皮異常
細菌皮膚炎(產氣單孢菌屬、偽單孢菌屬以及沙雷氏菌屬等)
 沙蚤病(dermatophilosis)
 燒燙傷
 維生素A缺乏

傷口糜爛潰瘍
 個體間隔著透明缸壁的互動 (interactions with transparent barriers, ITB),如撞擊等所導致的皮膚問題,通常以鼻吻部和下顎內(intermandibular)關節最常見
 被飢餓、還未被食入的蟋蟀或是其他作為食物的無脊椎動物所咬傷
 被同一物種咬傷,尤其是在交配時最常發生—最典型的部位在肩胛以及頸部後側

結節狀以及不癒合的傷口

 線蟲類感染,在變色龍以及日守宮常見
肉芽腫,常是黴菌性感染,如Chryseosporium anamorph Nanniziopsis vriesii (CANV)、髮癬菌類(Trichophyton spp)、黃麴菌類(Aspergillus spp)、念珠菌(Geotrichium candidum)以及隱球菌類(Cryptococcus neoformans)等
 痘病毒(Poxvirus)感染
病毒乳突瘤(在綠蜥蜴Lacerta viridis以及某些草蜥類常見),通常外觀極為暗沉或是呈現黑色,且具有增生
 毛滴蟲類(Trichomonas)常可在豹紋守宮的皮下形成
 皮脂囊腫(綠鬣蜥)
 假性動脈瘤(pseudoaneurysm),尤其在頭部常見(鬆獅蜥)
 表皮鈣化(calcinosis cutis)以及皮膚限界性鈣化(calcinosis circumscripta)
 內淋巴腺體在某些守宮類也可能造成類似症狀,如日守宮
皮膚顏色的改變
 痂皮
 鬆獅蜥皮膚黃化的斑塊長是因為皮膚病所致,像是燙傷脫皮異常、感染或是可能和黃黴菌病(yellow fungus disease)有關
 鬆獅蜥的黃黴菌病。可能跟髮癬菌或是CANV有關

體外寄生蟲
 節肢動物(Arthropods)
 壁蝨(Ticks)
 蜥蜴的蝨子(mites, Hirstiella trombidiiformis, Geckobiella spp, Pterygosoma spp)
 蛇類的蝨子(Ophionysus natracis)

燙傷

腫瘤
 纖維肉瘤(fibrosarcoma)
 鱗狀上皮細胞瘤(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脂肉瘤(liposarcoma)
 惡性的色素細胞瘤(chromatophoroma)


症狀:在蛇類及蜥蜴的表皮可分為兩層:
1. 角質層(stratum corneum),可再細分四層:
a. 奧柏豪森(Oberhautchen)層
b. β-角質層(β-keratin layer)
c. α-角質層(α-keratin layer)
d. 角質層中有一增的板狀結構,形成其鱗片。這一層含有中性(neutral)及極性(polar)的脂質組織,可用來減少皮膚水分散失
2. 基底層(stratum germinativum)
真皮層則是以結締組織為主,有些具有稱為皮內骨化(osteoderm)的骨板結構
多數蜥蜴的脫皮方式是不規則且以片狀脫皮—細胞生長以及角化作用不間斷,不過守宮正常情況下則是同時將整個體表的皮一齊脫下。另外,許多蜥蜴,如豹紋 守宮會將自己脫下的皮吃掉
皮膚觸診可發現單一或多發的腫大病灶
脫皮異常皮膚異常暗沉的斑塊或是增可能是已經有好幾層皮膚生成但無法順利脫下。未脫下的皮可能會呈環狀套在四肢或是尾部的末梢,像止血帶般阻滯血流正常的循環,使其燥、壞死。若是蜥蜴有缺少一或多隻趾頭,極可能是先前有脫皮異常的問題所致
皮膚或是過度角化。詢問病史發現投予高蛋白質食物,如雜食性蜥蜴卻長期只給予嚙齒類為食物,沒有給予蔬菜或是維生素補充等,在如某些巨蜥類,還有南美蜥可見(維生素A缺乏症)
 鼻吻部和下顎內關節的傷害,最常見的原因是動物個體隔著透明物體,如玻璃缸壁或門等反覆磨擦或衝撞所導致,這在水龍極為常見,牠們常會在跳躍時撞到缸壁。
貧血(可由嚴重外寄生蟲引起)
 假性動脈瘤—頸部可見明顯的腫大
燙傷
在某些如日守宮守宮類,可見到雙側性的頸部腫大。這在健康的雌性於繁殖期時會變得明顯,是一種正常的現象,牠們會用此一部位貯存鈣質。
物種:蜥蜴
其他
診斷方法:
治療方法: 脫皮異常
 為將殘留在表皮的多餘皮膚弄鬆,可以先將該部分潤後再處理
守宮眼睛殘留的皮(spectacular scales)可以使用沾的棉花棒移除
肌肉注射維生素A常可以刺激產生下一次的蛻皮反應,此時可以將新舊蛻去的皮一併移去
 投與甲狀腺素(如thyroxine)通常對蛻皮異常的蜥蜴有幫助。監測血清的甲狀腺素含量有幫助,然而各物種的正常值範圍尚未完整建立

 建議手術移除
 ITB
 局部或全身性處理視需要而定。可能會需要考慮移除已壞死的骨頭以及牙齒
 改變環境—建議將環境加大、模擬更自然的環境並拿走透明的障蔽物
 痘病毒
 無治療方法
病毒乳突瘤
 通常有自限性。若發生部位是在敏感區域,可能會需要手術移除,像是在口部,可能會影響日常攝食
黴菌皮膚炎、肉芽腫、”黃黴菌病”
 口服抗黴菌藥ketoconazole
 局部使用ketoconazole
 口服抗黴菌藥itraconazole
 局部使用chlorhexidine溶液
 局部使用含碘溶液
 注意CANV會和原發的病原共同感染
 絲蟲病
 手術移除可處理的部分
 皮下注射ivermectin ,注意在所羅門島猴尾蜥(Solomon Island skink)上的使用需小心
 壁蝨
 移除可見壁蝨個體
 皮下注射ivermectin,注意在所羅門島猴尾蜥(Solomon Island skink)上的使用需小心,在此另須注意壁蝨可為焦蟲(Babesia)、肝簇蟲(Hepatozoon)以及似艾利希體樣(Ehrlichia-like)的病原散播媒介
 蛇及蜥蜴的蝨子
 在蛇的蝨子是可以進行單性生殖(parthenogenetic)的,所以在飼養區域內可以以極快速度蔓延。必須清潔所有可能被影響的飼養空間,若無法以稀釋漂白水(5毫升/加侖)消毒的環境要盡快處理
 將所有墊料立即更換成紙類,以便每日更換清潔
 以溫水重複清洗可以除去絕大部分蝨子
 每周局部使用一次芬普尼(fipronil)噴霧,至少持續四周。
 每兩周皮下注射一次ivermectin,可以殺死在蜥蜴身上的個體,在此注意此藥物在龜類還有森王靛蛇(indigo snake)具有毒性
 商品化的狗用心疥爽(Advocate Dog)可以依據皮膚度,決定使用劑量。在此需注意草蜥類尤以六線草蜥(six-lined grass lizard, Takydromus sexlineatus)使用須特別小心。
 進行捕食性蝨子(Hypoaspis miles)的培養,是常見的處理方式
 假性動脈
 手術修復
 低甲狀腺功能症
 口服levothyroxine
 表皮鈣化(calcinosis cutis)以及皮膚限界性鈣化(calcinosis circumscripta)
 評估後可以選擇手術切除
 與臟問題可能有關
腫瘤
 手術切除
 化學療法目前在爬蟲類並不完整,可以每周直接局部注射cisplatin至腫大組織中進行類似減積(debulking)的處置方法
 目前放射療法已知的有用在巨型環尾蜥(sungazer lizard, Cordylus giganteus)的淋巴胚細胞性白血病(lymphoblastic leukemia),還有綠鬣蜥的表皮黑色素瘤等等
 即便在早期轉移,化學治療皆表現較差的預後
預防控制方法: 1.放射線影像學檢查
2.常規血液及血清生化學檢查
3.甲狀腺
4.微生物培養及抗生素敏感性試驗
5.細胞學檢查
a.FNA(fine needle aspirate)
b.直接採樣—全血(假性動脈瘤)
6.內視鏡檢查
7.組織生檢/屍體解剖
a. 循環系統可能會發現微絲蟲(microfilaria)
8. 超音波檢查
相關圖片:
念珠菌感染造成的皮膚疾病,可見許多皮蟹的形成。
細菌性感染造成的傷口,可見起司樣化膿物。
綠鬣蜥的皮膚感染
嚴重的皮膚感染造成的肌肉組織被侵蝕狀況。
參考文獻: 1.Hulbert AJ. Thyroid hormones and their effects: a new perspective. Biol Rev 2000; 75:519-631.
2.Kenny MJ, Shaw SE, Hillyard PD et al. Ectoparasite and haemoparasite risk associated with imported exotic reptiles. Vet Rec. 2004;154:434-435.
3.Lance J.Exotic animal medicine. 2009;274-278.
4.Martin JC, Moore AS, Ruslander D et al. Successful radiation treatment of leukaemia in a sungazer lizard (Cordylus giganteus). Proc Assoc Reptil Amphib Vet. 2003; 8.
參考連結: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