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維護日誌
疾病關注人數排行
問卷調查
使用人次:
92427050人
相關連結:
台灣魚類資料庫
水生疾病專家:陳微玫教授
與水生動物疾病召集人陳媺玫副教授聯絡
友善列印
耳膿腫
疾病代碼:
DIS00225
建立日期:
2009/12/15
更新日期:
2009/12/15
作 者:
李安興
中文病名:
耳膿腫
英文病名:
Aural abscesses
疾病描述:
病因:
耳
膿
瘍發生的原因是因為長期處於比平常適應
溫度
低的環境中、飼養環境不良以及
營養
不足而造成免疫功能的降低,繼而引起二次性感染。造成耳道
膿
腫確切的病原還無法真正確定,但是維他命A缺乏的
爬蟲類
據稱較容易得到耳
膿
腫。
症狀:
頭部
兩側的鼓膜有
雙側
或單側向外
腫脹
,因為
膿
塊累積在鼓膜腔,顏色顯得較黃,病畜感到不舒服時會有張嘴的動作。
畜種:
所有的龜類都常會發生,尤其是箱龜(Terrapene Carolina),蜥蜴偶而也會出現。
耳
膿
腫在
爬蟲類
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主要的原因是和飼養環境和條件不良有關。具有病原性的
細菌
會存在不
乾
淨的籠舍和髒水中,當動物長期處在這種環境下,被食入的病原菌會在
口腔
及咽喉中繁殖,進而沿著連結咽喉和中耳的歐氏管上行性感染,讓病原菌到達鼓膜腔。由於
爬蟲類
的白血球內缺乏溶菌酶,所以
炎症
反應的滲出液會形成
塊狀
而不是哺乳類的液體狀;在長期
慢性
發炎的情況下,
膿
塊外圍還會包圍一層纖維
結締組織
,
膿
塊中是沒有
血液
循環的,所以從
靜脈
給予抗生素是無法到達
膿
塊中發揮作用的。
有許多不同的菌種可從耳
膿
腫中分離出來,由於耳
膿
腫通常是從
口腔
咽喉上行性感染的,所以分離出來的菌通常是
口腔
中的常在菌和共生菌,通常是好氧性的革蘭氏陰性菌;也有發現過革蘭氏陽性菌的病例。
診斷方法:
治療方法:
外科手術移除
膿
腫是最直接的方法。由於飼養管理的問題而長期患有耳
膿
腫的病畜,通常伴隨著系統性的疾病,所以先給予抗生素、輸液及適當的支持性療法三到四天後再進行手術是對病畜較好的選擇,除了可以降低
局部性
的發炎反應及手術中的
出血
,也可以讓病畜較有能力承受麻醉的負荷。
鼓膜可以兩種方式切開:一種是沿著鼓膜下緣從九點鐘方向切至三點鐘方向,再從鼓膜中間切一條水平線連接兩邊切口;另一種則是切十字將鼓膜分為四等分。在清除
膿
腫時要注意不要傷到內部的管道,也要時常檢查
口腔
以免病畜吸入從歐氏管進入的
膿
塊。移除主要的
膿
塊後,還要仔細檢查鼓膜腔內部還有沒有殘留,因為在長期的病例中,
膿
塊可以延伸的很遠。
膿
塊清除完後,要用生理食鹽水將歐氏管灌洗
乾
淨;最後再以30倍稀釋的chlorhexidine清洗鼓膜腔。清洗完後的傷口可使用抗生素
軟
膏注入鼓膜腔內,無須縫合以自然癒合的方式處理即可。
預防控制方法:
提供動物適當的飼養環境,像是適當的
溫度
、
乾
淨的籠舍及水源、還有均衡充足的
營養
。不好的飼養條件會降低動物的免疫功能,因而容易感染;另外維生素A缺乏也是可能造成耳
膿
腫的原因,可以給予黃綠或深
綠色
的葉菜類補充。
相關圖片:
烏龜耳膿瘍在外觀上可見鼓起的耳膜,可發現有黃色的膿樣物在裡面。
以刀片切開後將膿樣物清理乾淨,治療以抗生素灌注在耳內。
參考文獻:
Mader DR. Aural abscesses. In: Murray MJ.Reptile medicine and surgery. 2nd ed. Saunders, 742-746, 2006.
參考連結: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