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l 與水生動物疾病召集人陳媺玫副教授聯絡
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
鮑魚凋萎綜合症
疾病代碼: DIS00145
建立日期: 2009/01/05
更新日期: 2012/07/16
作 者: 謝嘉裕
中文病名: 鮑魚凋萎綜合症
英文病名: Withering syndrome of abalone
疾病描述: 1.病原概述
病原型別:立克次氏體
病原環境:海水
學 名:Candidatus Xenohaliotis californiensis
病名(及俗名):鮑魚立克次氏體病(abalone rickettsiosis)
最早發現者:Gardner(1995)
OIE狀況: 表列(Listed)
病原摘要:
本病原屬立克次氏體科(Rickettsiaceae),革蘭式陰性、不具運動性、細胞內寄生菌,菌體呈多型態,呈由桿狀(332x1550nm)或橢圓狀(1405nm,78-1290nm)。
人畜共通:否

2.病原分類
Prokaryote門,Proteobacteria綱,Alphaproteobacteria亞綱,Rickettsiales目,Anaplasmataceae科。
別名:
命名沿革:
疾病特性:
感染組織及器官:
肌肉組織、消化道腺管上皮。

疾病型態及流行病學:
本病發生在海水、半淡鹹水養殖的鮑魚,主要沿著美國加州西北海岸至加州及墨西哥,另外也傳播至智利、日本、以色列、冰島等國家。

臨床症狀及病理學:
該病對大小鮑魚皆具感染力,尤其是對黑鮑(H. cracherodii)具高致死率,罹病鮑魚外觀呈現瘦小、食慾減退、體色改變、足肌萎縮導致無法吸附於岩壁或飼養用瓦片上而脫落死亡,通常於症狀開死始後一個月內即發生死亡。水溫的升高(高於18°C)會加速病程的進行及降低存活率。消化道腺體上皮可見細胞質內包涵體(Intracyoplasmic inclusions body),嚴重感染時可見消化道腺體上皮發生化生變化(metaplastic change),代謝失常,血中血藍素蛋白(Haemocyanin)濃度下降,足肌組織內的肝醣耗盡,最終因衰弱無法進食死亡(Friedman, 1996; Shields et al. 1996)。罹病鮑魚每克體重對海藻攝食量減少4.4倍,氧氣利用率漸少1.2倍,氨排泄率增加3.8倍(Kismohandaka et al. 1993),同時罹病鮑魚足肌以蛋白質為能量來源,經利用代謝後產生大量特異性氨成分的排泄物(Kismohandaka et al. ,1995),在組織學下原有的豐富纖維構造明顯消失,然而,卻無任何病原體的存在。該疾病1992年於美國加州爆發造成95-100%鮑魚(H. cracherodii )損失,使得整個加州黑鮑產業於1993年完全結束。
診斷方法: 肉眼病變:
發病鮑群外觀上可見鮑體與外殼比例較正常小,體色蒼白、對外界刺激反應不良、足肌萎縮、無法附著於岩壁上而脫落、消化腺萎縮
組織學病變:
足肌纖維萎縮,在消化道腺體分泌細胞內可見成桿狀、革蘭氏陰性的細胞內類次克次氏菌,聚集於細胞質內形成包涵體,因消化道腺體分泌細胞充滿菌體,使胞內酵素顆粒減少,影響酵素分泌功能使消化道內的分泌細胞逐漸化生(metaplasia)成為類上皮細胞。
電子顯微鏡檢查:
可見成桿狀、富含核醣體的菌體,其細胞壁具有三層壁膜層(trilaminar cell wall)
核酸探針檢測:
其16S rDNA可被增幅並進行定序,聚合酶煉鎖反應(PCR)技術可針對類立克次氏菌病原增幅出特異的核酸片段,可明顯提升對本病原的檢測能力(Andree et al., 2000),另外以核酸探針進行原位雜合反應技術(in situ hybridization)也已被應用於本病原的檢測(Antonio et al., 2000)
治療方法: 曾有報告(Friedman et al., 2003a)指出給予發病鮑群肌肉注射或口服抗生素(Oxytetracycline),連續10至20日可減輕發病率(Friedman et al., 2003a)。
預防控制方法: 定期檢測飼養鮑群是否出現本病之臨床症狀,早期診斷可應用聚合酶鏈鎖反應(PCR)及原位雜合法進行種鮑的篩選,有報告指出本病可以透過水柱散播而不需要直接接觸罹病鮑體(Moore et al., 2000a, 2001b, Friedman et al., 2002),因此當感染爆發時應嚴格遵守防疫措施,加強養殖用水、器具消毒,減少病原藉養殖器具間的散播。當水溫高於18.5 °C應特別防範本病的發生,可引進低溫海水避免因高水溫加速本病的傳播。
相關圖片:
參考文獻:
參考連結:
檔案下載: